1982年,湖南湘潭的普通员工许民庆收到了一封不一般的信,这封信,来自中央。当他读完信之后,他感觉脑袋犹如被人打了一闷棍一样,因为在信中提及,他的父亲很有可能就是红军早期将领——许继慎

说起许继慎将军,他是红军早期的高级将领,一生虽然短暂,却为刚刚起步的红军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曾经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

但是,在许民庆的记忆里,他的父亲却是一个“国民党团长”,如此大的身份落差,让许民庆感到疑惑与不可思议,因此第一时间他并没有确认这个身份。

后来,在多方的调查之后,最终终于证实了许民庆确实就是许继慎将军的后代,一时之间,在老一辈干部之中引起了轰动。

那么,许将军作为一个功勋卓著的功臣,在他的儿子印象中为何会变成了“国民党团长”呢?许民庆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许继慎将军

出身黄埔,正气凌然

1901年,许继慎出生于安徽六安,原本只是一个农民家的儿子。由于天资聪慧,又刻苦好学,年纪轻轻的他在接受了学堂的教育之后成为了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立志报国的青年。

1924年,在别人的举荐之下,徐继慎报告了黄埔军校,并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一期生。像后面赫赫有名的陈赓,徐向前,国民党的胡宗南,杜聿明等都是他的同期同学。也正是在军校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黄埔毕业后,他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北伐期间,他所在的部队就是以作战顽强为名的叶挺将军的“独立团”。在这一期间,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就连周总理都评价道“许继慎很能打仗!”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多数的共产党党员被大肆屠杀。在此期间,汪精卫曾经以师长的职位劝诱许继慎叛党,但许继慎断然拒绝了此等无耻行径,随即转入地下,继续从事我党秘密工作。

1930年,许继慎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红军第1军军长兼任前委委员,副军长就是徐向前。在他们的带领下,在短短的时间里,根据人的人数一下子从2000多人增长到了5000多人,后面更是发展成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个苏区。

但是,好景不长,1931年,中央派了张国焘到了鄂豫皖根据地主持工作许继慎将军的悲剧由此开始。

张国焘刚到根据地的时候,发现许继慎在当地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当时,鄂豫皖的特委在处理工作的时候,经常都要先询问一下许继慎和徐向前的意见。



张国焘和毛主席

于是张国焘特地会见了许继慎,想要借机“敲打”他,在宴会上,张国焘特地提起了两人之前的“往事”:

“继慎同志,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在南昌起义的时候,你当时是有伤在身的,是我当时做的决定在起义前夕把所有受伤人员转移到外地。起义军南下之后失败了,许多将士都牺牲了,能活下来的没有几个。”

张国焘言外之意,就是想说许继慎之所以能够活到今天,都是他的功劳。

许继慎听出了这话外之音,但他依旧坦率地说道:

“没能参加南昌的战斗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遗憾,军人自当以战死沙场,为国赴命为荣!”

听到如此正义凌然地回答,张国焘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在他的心里,已经对许继慎有些许的不满。

之后,在张国焘“王明路线”的指挥之下,强令当时只有一万多人的苏区战士攻打大城市,不仅无功而返,还给队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个时候,许继慎展现出了一个革命者无畏的斗争精神,他直接给中央写信,揭露了张国焘瞎指挥的错误,更是不惜和他当场对峙,对其进行了批评,却也正因为如此,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含冤而亡,天妒英才

1931年11月,张国焘悍然发动了“肃反运动”,此时许继慎已经成为了张国焘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也恰在此时,一封“别有用心”的信件成为了最致命的关键。

原来,在不久之前,许继慎的老同学曾经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能够倒戈。许继慎明白,这是国民党又在“故技重施”,但他对党的忠诚坚若磐石,随后立即将信和送信人一起送给了军部,并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军部领导曾中生。曾中生当然对许继慎报以十分的信任,将这件事报给了上级并力保许继慎的清白。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但是张国焘得知这件事之后,便开始对这件事大做文章。他先是对送信人严刑逼供,让他们留下了污蔑许继慎的“铁证”。

随后他便强令抓了许继慎,污蔑他“第三党”、“改组派”、“犯上抗命”,许继慎无比愤怒,竭力自辩。但此时的苏区张国焘“一手遮天”,任何的辩解都没用,就连当初替他力证清白的曾中生此时也是被打成了“反派”,自身难保。

之后,在河南光山白雀园,张国焘集中了一批“革命党”大开杀戒,徐继慎将军含冤而亡,年仅30岁。



许继慎将军

徐继慎将军死后,张国焘并没有满足,党内长期都以“反革命被处决”记录许将军的牺牲。这条“罪名”他背负了整整14年,直到1945年才被证明了清白,恢复了许将军一生为党为国无私奉献的应有名誉和地位。

许将军平反之后,按照惯例是一定要通知他的家属的,但是,许将军现存与世的亲属却一个都没有了。原来,许将军父母早亡,他的亲弟弟许希孟由于参加革命被捕遇害,他的妻子在“肃反”的时候也跟他一同遇害,年仅20岁,并未留下子嗣。

许将军,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而后含冤而亡,而他的所有亲人也都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如此悲烈的结局,无不让人感慨,哀叹,“许将军无后”这件事也成为了当时许多老革命家心中共同的遗憾。

艰难曲折的“认亲”之旅

但或许是上天见怜,或许是许将军如此伟大的人不该落此下场,就在几十年后,当人们已经慢慢接受了“许将军无后”的事实之后,党史研究人员却在无意中得知了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许继慎将军在黄埔军校时曾经和一个护士结过婚,并育有一子!

得知了这个消息,无论是对于党史研究人员或者是当年那些还在的老革命家们无疑是一则振奋人心的重磅喜讯,如果真的能找到这个后人,即可告慰徐继慎将军在天之灵,也是对于我党对于人民一个最好的交代。

1976年,《许继慎将军传》的作者鲍劲夫在做完了一切的准备工作之后,开始注重于查找许继慎将军的这个后人。

首先,他着手于告知“徐继慎将军在黄埔育有一子”这条消息的老人着手,可惜的是,在当时,这位老人已经去世。于是他不得不直接从徐继慎将军曾经带过的黄埔军校入手,他给现在仍存于世的曾经跟许将军共事过的老前辈写信,期望能够得知跟许将军结婚的这个护士的消息。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鲍劲夫从这些“老同学”那里得知了两条至关重要的信息:

  1. 跟徐继慎结婚的那名护士名叫谭冠玉,是在徐继慎参加第二次东征的时候结婚的。谭冠玉还有一个哥哥叫谭自昌,曾经在岭南大学工作过;
  2. 徐继慎跟谭冠玉所生的这个儿子名字就叫做——许民庆。

有了这两条信息,鲍劲夫进一步认定了“许将军有后人”的事实,但是光凭几个名字还不足以帮他找到人。于是他从比较大的范围入手,他以现在岭南大学的旧址为地址,给谭自昌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身份跟目的。



岭南大学旧址

但其实,这个时候,距离岭南大学被撤销已经过了30多年了,谭自昌在这里工作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50多年了,因此鲍劲夫寄出去的这封信,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是,幸运的是,1982年3月,谭自昌老先生真的回信了,据他所说,谭民庆出生不久就被谭冠玉带到了广州,被他收养了。后来由于动乱,又交给了他五舅父抚养,而且许民庆小的时候因为顽皮,还曾经被火枪打中了左手臂,导致了残疾。直到后来谭冠玉去世之后,许民庆便一个人出去谋生,还曾经进过人民解放军汽车队当兵。

不过可惜的是,他还指出,自从1952年之后,自己再也没有见过谭民庆,而且听说他可能已经去世了。

这一个消息,跟之前鲍劲夫所猜测的不谋而合,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并不能保证许民庆这个人现在还在世,但是无论许民庆是死是活,只要能找到他,确认他的身份,就是对许将军最好的交代。

于是,他根据谭自昌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向许民庆所有可能待过的地方单位纷纷寄去了书信。后来,他还特地去拜见了徐向前元帅。徐帅对于许将军后人这件事也一直十分关心,他向鲍劲夫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大大鼓励鲍劲夫的所为。鲍劲夫也向徐帅保证一有消息会马上告诉他。



许民庆

而就在鲍劲夫从中央回六安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名叫谭志恒的人给他寄了一封信,而这个人就是谭自昌的儿子,据他所说,谭民庆非但还活着,而且就在湖南湘潭江南机器制造厂工作!

原来,在建国初期,谭志恒曾经看过谭民庆在湘潭工作,而且一直就以为他一直在湘潭。当从父亲那里得知有人在找这个表弟之后,便也开始注意谭民庆的动向。直到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湘潭江南机器厂的新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给机器厂寄了一封信,没想到谭民庆果然一直就在这里工作,他随后也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鲍劲夫。

就这样,许继慎将军的后人,在经过一段艰难的寻找之后,终于被找到了。鲍劲夫确认了许民庆的地址后,在请示了上级之后,以中央的名义给他写了一封信,告知了他父亲的事,这便是文章开头许民庆收到的那封信。

被误会几十年的“功臣之子”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许民庆第一时间并不敢确认这件事,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他的父亲是一个“国民党团长”。

原来,在这里有着一个天大的误会,在许民庆的母亲谭冠玉去世的时候,年仅13岁的许民庆却将父亲的名字从“许继慎”听成了“许继续”,这导致了许民庆从小都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将军之子。

而且,由于许继慎曾经担任国民革命军团长(中共领导),但是年幼的许民庆以为这就是国民党团长,因此再后来每次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老实的许民庆总是不好意思的填成“许继续,国民党团长”。

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常年独自一人孤身在外,又说不清楚出生来历的许民庆身上长期以来都带着这个政治包袱,遭到了不少不公平的待遇和批判。

有一次,许民庆与别人起了纠纷,而后别人看他好欺负,更是直接以“莫须有”的罪名控告许民庆开车压死了人。在他据理力争之下,对方虽然拿不出任何证据,却还是以他“来路不明”“成分不清”的理由将他关进了监狱,还差点被枪毙了。

好在后来经过仔细的复查之后,才证明了许民庆的清白,让他逃过一劫。不过也正因为这个“案底”,让他只能回到了镇办企业当工人。直到后来各地开始平反案情之后,他才得以重新回到了江南制造厂上班,才得以被鲍劲夫找到。



许继慎将军纪念雕像

得知了事情原委的鲍劲夫不禁感慨万千,一代名将之子竟然会因为一个如此简单的误会而遭受如此坎坷的命运,许将军一家真是多灾多难,为了能够不负许将军之英灵,他立马着手收集多方证据,坐实了许民庆的身份,随后写成了报告,送递给了徐向前元帅。

当所有的谜团真相大白之后,“许将军后继有人”的消息一下子轰动了整个鄂豫皖老苏区,甚至还惊动了中央,无数革命前辈无不感慨涕零,徐继慎将军泉下有知,也可含笑九泉了。

随后,中央对许民庆作出了补偿,他所提交了26年还没通过的入党申请也得到了通过。许民庆多次表示,当他得知自己的父亲原来是一位为了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英雄,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同样的,他也完全理解自己的坎坷命运归咎于那个动乱的时代,父亲的行径是出于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胸怀,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父亲这样的人,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他理解父亲,他尊重父亲,他敬仰父亲!

而我们也希望,所有为了国家奉献牺牲的英雄们,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也能安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