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均源自网络,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小雨,你看这个茶商的照片。"王萍递过手机,指着屏幕上的头像。
"怎么了?"陈婉秋漫不经心地抬眼,突然怔住——那双眼睛,那抹笑容,那颗若隐若现的小痣,竟与记忆中那道身影如此相似。
她的手开始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二十三年了,她每天都在梦里重复着那个雪天的场景。如今,命运又一次在她面前打开一扇门,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推开它。
01
1998年的冬天,东北城市沈阳迎来了当年第一场大雪。
清晨,和平区某小区的楼道里回荡着孩子清脆的笑声。三岁的林小诚穿着印有卡通图案的睡衣,踮着脚尖趴在窗前,兴奋地拍打着玻璃。
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把整个世界染成了白色。
"妈妈快看,下雪啦!"小男孩扭头冲着厨房喊道,圆圆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泛着红晕。他跑到阳台门前,呵气在玻璃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图案,"我要去堆雪人!"
陈婉秋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饭,听到儿子的呼唤,笑着应道:"小诚乖,等妈妈做完饭就带你出去玩雪。今天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和虾仁玉米。"
"不想等!"小男孩撅着嘴,眼巴巴地看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花。
"不用等你妈了,我带他去吧。"陈德海从沙发上站起来,放下手中的报纸,"反正我也闲着,让孩子出去玩会儿。这么大的雪,孩子在家闷着也难受。"
陈婉秋犹豫了一下,看了眼厨房里还没处理完的食材,最后点头同意:"那好吧,爸,您多穿点,天冷。记得帮小诚戴上围巾手套,别冻着。"
她走到玄关,蹲下身给儿子换衣服。先是厚厚的秋衣秋裤,外面套上红色的小棉袄,又给他戴上毛线帽和围巾,整个人裹得像个小粽子。临出门前,她又叮嘱道:"小诚要听外公的话,不要乱跑。玩一会儿就回来,外面冷。"
"知道啦!"小男孩迫不及待地蹦跳着,像只欢快的小鸟,"外公,我们去公园堆大雪人!"
"好好好,咱们去堆雪人。"陈德海宠溺地应着,牵起外孙的小手。
临出门前,陈婉秋突然心里一阵莫名的不安,她又喊住父亲:"爸,带上手机,有事随时联系。"
"知道了知道了,你就放心吧。"陈德海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这么大的白天,还在咱们小区附近,能出什么事?"
这是陈婉秋最后一次看到儿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那一刻的画面永远定格在她的记忆里:儿子穿着红色的小棉袄,戴着白色的毛线帽,蹦蹦跳跳地走向电梯,还不时回头冲她挥手:"妈妈再见!"
02
两个小时后,陈德海独自跑回家,面色惨白,上气不接下气:"婉秋,小诚、小诚不见了!"
"什么?"陈婉秋手中的碗"啪"地摔在地上,瓷片四溅,"小诚怎么会不见?他人呢?"
"我、我带他去公园玩,看他和其他孩子堆雪人,玩得高兴。后来我想上个厕所,就让他在外面等我一会儿,让他就在厕所门口的长椅上坐着别动。
谁知道出来就找不到人了!"陈德海急得直跺脚,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找遍了整个公园,问了所有人,都说没见到......"
"这么冷的天,他还穿着棉袄......"陈婉秋脑子一片空白,顾不得穿外套,踩着拖鞋就冲出家门。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她不知跑了多远,嗓子都喊哑了。整个公园里,只有她绝望的呼喊声在飘雪中回荡:"小诚!小诚!妈妈在这里!你在哪里?是不是躲起来了?快出来,妈妈不怪你......"
雪花肆意飘落,很快就掩盖了地面上所有的脚印,仿佛要抹去这个噩梦般的下午发生过的一切。
"我已经报警了。"林志明赶到公园时,发现妻子跪在雪地里,"警察说会立即展开搜索。"
"志明,"陈婉秋抓住丈夫的手,声音嘶哑,"我总觉得小诚就在附近,他那么小,能跑多远?"
林志明紧紧搂住妻子:"我们一定能找到他。"
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警方的搜索一无所获,周边走访也没有任何线索。
"都怪我......"林志明开始自责,"如果那天我不加班,是我陪他去玩,是我看着他......"
"不怪你,不怪任何人。"陈婉秋强忍悲痛安慰丈夫,"我们一定能找到小诚。"
但林志明仿佛听不进任何安慰的话。他开始酗酒,经常半夜惊醒,喊着儿子的名字。上班也无法专注,频频出错,最后被公司辞退。
陈婉秋既要忙着找儿子,又要照顾丈夫的情绪,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她带着丈夫去看心理医生,可林志明始终走不出失去儿子的阴影。
那是失踪发生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
"志明,醒醒,该吃药了。"陈婉秋端着药和热水走进卧室,却发现床上空无一人。
一阵冷风从阳台飘来,她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志明?"她颤抖着走向阳台,却看到丈夫正站在栏杆外面。十八层的高度,寒风呼啸。
"志明!你快进来!"陈婉秋失声尖叫。
林志明回过头,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婉秋,对不起。我是个没用的父亲,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你要好好找小诚,一定要找到他......"
"不要!"
陈婉秋扑过去想抓住丈夫,却只抓到一片虚空。她眼睁睁地看着丈夫的身影坠入晨雾中,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喊。
陈婉秋失去丈夫后仿佛瞬间老了十岁,但为了小诚和志明,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她开始了漫长的寻子路。
每个周末都带着儿子的照片在车站发传单,用积蓄印制寻人启事贴满街头。
"阿姨,这是您儿子吗?"路过的小女孩问道。
"是啊,他叫林小诚,今年应该二十六岁了。如果你见到像照片上的大哥哥,记得告诉阿姨。"陈婉秋轻声回答。
"好的!"小女孩认真点头。
03
二十三年来,她经历了无数次希望与失望的交替。
2005年春天,一通电话说在河北看到疑似的孩子。陈婉秋连夜赶去,一路翻看着儿子的照片。
"大姐,那男孩是不是右手小指有颗痣?"她颤抖着问。
"对对对!"对方说。
可见到人后,发现长相年龄都对不上。她瘫坐路边痛哭。
王萍轻声问:"婉秋,你确定小诚手上有痣吗?你之前说左手,这次又说右手......"
陈婉秋愣住了。
她回忆了很久,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记不清儿子手上的痣到底在左手还是右手。
这个发现让她崩溃大哭:"我连自己儿子的特征都记不清了,我还配当他的妈妈吗?"
"傻瓜,"王萍抱住好友,"二十多年了,你能坚持找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一年,陈婉秋决定开一家茶楼。
"开茶楼?"王萍有些意外,"你懂茶吗?"
"我会学。"陈婉秋擦干眼泪,"我总不能这样一直找下去,得有个生计。而且茶楼人来人往,说不定能多一些找到小诚的机会。"
就这样,在王萍的帮助下,陈婉秋开了一家名叫"小诚茶馆"的店。
茶馆不大,但格外温馨。墙上挂着各地的风景照,其实都是陈婉秋这些年到处找儿子时拍的。
她开始认真学习茶道,研究各种茶叶。
慢慢地,茶馆有了固定的客人,生意也渐渐好起来。茶香中总有一份特殊的温暖,客人都说,在这里喝茶特别安心。
"这应该是沉淀下来的母爱吧。"有客人这样评价。
2010年夏天,又一个希望出现。有人说在江西的一个中学里看到个男孩很像。陈婉秋立刻请了假南下,可等她赶到时,学校已经放暑假了。
2015年,一个自称知情人的电话打来,说知道当年是谁拐走了小诚。陈婉秋激动地赶去见面,结果发现对方只是想骗取报酬。
每一次失望过后,她都会把自己关在茶馆后面的小屋里好几天。可很快她又会振作起来,继续寻找。
因为她知道,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她就不能放弃。
2021年春天,茶馆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转折点。
"婉秋,你看这个。"王萍拿着手机走过来,"这个卖茶叶的小哥,茶很不错,价格也公道。最重要的是,你看他这个样子,多精神啊!"
"你又给我介绍对象?"陈婉秋苦笑着摇摇头,"我这把年纪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王萍认真地说,"我是觉得他特别适合你开的茶馆,要不要加个好友聊聊?现在生意不是不太好吗,多个进货渠道也好。"
陈婉秋随意地点开头像,一张年轻人的照片跃入眼帘。照片上的青年穿着一身棉麻唐装,正在茶台前泡茶,笑容温暖阳光。
她的心突然狂跳起来——那双眼睛,那个笑容,还有右手小指上若隐若现的小痣,都与她记忆中的儿子那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