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7日起,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学生田伊桐参与了由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哈尔滨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的;南岗区委社会工作部、哈尔滨市南岗区交通运输和站前管理局所支持的;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组织的“冰雪同行 ·志愿有我”哈尔滨市“三站一场”助力亚冬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在哈尔滨西站,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他们满腔的热忱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为银装素裹的冬日绘就了一幅幅温暖人心的动人画卷。他们正是来自哈尔滨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凭借着点滴善举,成为往来旅客心中闪耀的 “服务之星”。其中,来自黑龙江大学的田伊桐负责在哈西站东广场岗亭、西广场岗亭、客运站岗亭、驿站门口进行人员与游客引导工作,她凭借对哈尔滨西站空间布局的全面掌握及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在车站各关键节点贡献个人力量,为旅客提供精准、专业的导引服务,有效提升了旅客在高峰时段的通行效率,确保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复杂的站场环境中实现快速定位与有序流动。
在岗期间,于人来人往的车站内,一位携家带眷的东北游客引起了田伊桐的注意。该游客被哈尔滨的热度所吸引,却因同是东北人而未做任何行程规划,与妻子及幼童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盲盒式”旅行。眼见该乘客在附近徘徊,田伊桐主动伸出援手,在了解情况后,凭借对本地旅游资源的了解并求助于地图规划,为其量身定制了适合家庭出游的精品路线,让这场充满未知的旅程有了温暖的起点。
在地铁口,一位乘客突然匆忙地找到正在值岗的田伊桐并表示自己换乘的时间迫在眉睫,但她一在原地打转,跟着网络地图完全找不到换乘地点,才十分着急的向志愿者求助。田伊桐第一时间确认目的地,迅速告知对方距离最近的换乘地点,并联系目的地附近在岗志愿者接应该乘客。经确认,该乘客在还差三分钟发车的时间点惊险上车,志愿服务圆满成功。
巡视期间,田伊桐注意到一位存在些许视听功能障碍的旅客在站内徘徊不前。她随即主动上前询问并提供协助。通过耐心引导并借助智能终端设备的辅助功能,最终成功将该旅客护送至指定候车区域。志愿者专业而细致的人文关怀,在寒冷的冬日使特殊旅客切实感受到了出行的温暖,充分彰显了志愿服务的人性化理念。
在出站口,两位抵站旅客向志愿者寻求协助。经了解,他们此次出行一共三人,但其中一位旅客因哈尔滨寒冷,身体状况欠佳。志愿者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协同其他志愿者披上外套全程护送。从接站引导到送站服务,志愿者们以专业、细致的工作态度,确保这位感冒的旅客得到了无忧的出行保障,充分体现了志愿服务的人文关怀与专业素养。
站岗期间,有两名“小土豆”一齐向田伊桐问路,在指明目的地后,“小土豆”们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选择原地等待家长。田伊桐见状,开始以专业、细致的工作态度向旅客详细介绍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热门景点。作为本地人,田伊桐倾情推荐了一些“宝藏小店”,这一善举,让旅客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包容。
在岗期间,两位旅客神色焦急。原来,她们的家人刚好到站下车,却难以描述自己的下车所在地的确切位置,随着时间过去,这两位提前抵达的接站者”越发焦虑,急得满头大汗。田伊桐见状,一边耐心地引导旅客与家人进行沟通,一边用旅客手机联系下车乘客,让他到东广场与朋友回合,并原地等待下车乘客奔赴东广场,亲自目击三个人回合后,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岗期间,来自外地的游客计划首日游览中央大街,次日前往冰雪大世界,但因这两个景区周边住宿费用都相对较高,遂向志愿者寻求帮助。志愿者通过应用程序对地铁沿线酒店进行精准检索,最终为其筛选出中央大街站及冰雪大世界站周边性价比较高的住宿场所,并详细告知具体方位及交通路线,既解决了游客的现实需求,展现了当代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田伊桐表示,能参与到亚冬会志愿服务中,她深感荣幸。在哈尔滨西站的每一次引导,都是向外界展示哈尔滨城市形象的机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一位来到哈尔滨的游客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魅力,。她的行动不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为黑龙江大学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众多学子投身志愿服务的榜样。
黑龙江大学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校训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结合。构建了“理论+实践”的双轨育人模式,着力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奉献爱心中彰显青年担当。
在这一人才培养的指导理念下,田伊桐同学在“冰雪同行 ·志愿有我”哈尔滨市“三站一场”助力亚冬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贡的辩证统一,力图成长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但愿她的点滴善举不仅在凛冬能温暖旅客的心,更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为服务社会贡献个人微薄。(记录者:谷和霖)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