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谢富治在会议结束后,提议大家一起给毛主席举办一场生日会,毕竟这是毛主席的70大寿。大家听后都十分兴奋,毛主席笑了笑看到大家都这么诚恳也不好拒绝,便同意了此事,但要求就是不要大操大办,请些好友老乡一起庆祝一下即可。

就在大家谈笑之时,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来到主席面前:“主席!毛远志同志和她的小女儿曹立亚前来给您贺寿,您看方便吗?”毛主席听到毛远志的名字时手里的酒杯差点没拿稳:“当然方便!这可是好事啊,我得亲自派车去接她。”



两人见面后,毛主席拉着毛远志的手:“娃娃啊,你终于来啦,这么多年了,你怎么都不来看看我啊!”话音刚落毛远志已是湿了眼眶,紧紧的和毛主席相拥在一起......

毛远志是谁?为何毛主席要亲自派车去接毛远志?毛远志又为何这么多年都没有来见毛主席呢?



【湖南韶山的“野妹子”】

“韶山秀拔江清写,气象还能出搢绅”,湖南韶山的美景如画,是我国土地上的一块宝地,这里千山万水湘西秀,韶山云雾银装素,清风徐来抚翠竹,潺潺小溪流不歇。

而1923年5月毛远志便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城乡之中,孩童时期的毛远志十分的活泼好动,没有一点女孩子的样子,常常喜欢和男孩在野外玩耍,打起架来毫不相让!伯母杨开慧为了逗趣她,便为其起了个名字叫“野妹子”。



毛远志从小就喜欢替人打抱不平,小的时候她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村头打闹玩耍,一群熊孩子中总要有一个大家伙捉弄的,那个时候也不例外,大家都还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年纪,毛远志已经开始主动的照顾同岁的伙伴,她会拉起摔倒的小朋友,哪个小孩儿哭了她就扮鬼脸逗人笑。

有一次,村头的小孩子们在抢一个从河边捡来的会发光的石头,大家你拉我扯,将最先捡到石头的那个男孩按倒在地,一个个压在那孩子身上夺他手里的石头,男孩哭喊着,这时“野妹子”毛远志站了出来,她一脸严肃的让这群人住手,可没有人听她的。



毛远志便上去将其一个个拉开,如果有人还敢上前抢夺,毛远志便一脚将其踹开,她拉起地上哭闹的男孩,看着他手里的石头就是一块被打磨的极为光滑的鹅卵石,她摇摇头,像个小大人一样提议将石头放回小溪中,谁都不要再抢了,谁想要就自己去找,她小小的个头却正气凛然,毛远志护在男孩的身前,其他的孩子也不敢再上胡闹了。



【孤独又坚强的姑娘】

毛远志的父母是毛泽民和王淑兰,而她自然也就是毛主席唯一的亲侄女,在这样的家庭中,毛远志本应该有着“小公主”般的待遇,可她从小便失去了感受父爱的权力。

毛家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母亲王淑兰当年还是位“缠足女性”,所以她和毛泽民二人的结合也是遵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毛远志的母亲出身农家,所以她的本性就是勤勤恳恳,即使是嫁到韶山南岸,她也每天早晨起床生火做饭,清扫庭院。农忙时分,也是一天到晚下田干活,一忙就忙到月挂湖面,才稍作休息,这样高度的家务劳动,王淑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一直都任劳任怨。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王淑兰和毛泽民还是十分相爱的,他们想相敬如宾,很快便有了孩子,原本他们一起孕育了三男二女,可因为那时医疗条件不好,王淑兰又长期劳作,最后只有女儿毛远志活了下来,其他的都先后夭折了,原本应该是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现在也只剩毛远志一个孩子了......

毛远志出生以后,父亲毛泽民便跟着毛主席走上了革命道路,基本上没怎么照料过家中琐事,原本在失去了那么多孩子后的毛泽民想要多陪伴女儿,照顾妻子,来弥补家里的遗憾。



可在毛主席的教导下,毛泽民明白了“国乱民不安生”的道理,国一天不定,家便没有安宁之时!所以毛泽民忍痛割爱,选择了舍家卫国,舍己为民!

毛泽民跟随毛主席来到长沙后,先是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小担任校务,负责管理全校师生的伙食。他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不畏艰难,经常为了节约花销自己独自跑到很远的地方为师生们精心挑选新鲜低价的肉品和蔬菜,还发动学校里的人自己种菜,养猪,一来减少了开支二来也有了额外的收入。



毛泽民还因为一些穷学生因为要一次性缴清学费而辍学,向上申请了分期缴纳,得到了批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让大家都极为感恩。

在931年,那是一个深秋季节,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交给了毛泽民,他主要管理后勤事务的工作。

一直到11月大会才正式开幕,会议上大家商讨决定成立一所国家银行,并由毛泽民负责筹备国家银行。就此毛泽民成为了国家银行的第一任行长,毛泽民的工作能力大家都极为认可,他很擅长创业,且为人忠厚老实,另外他管理财政的经验较为丰富。



在刚开始筹建国家银行工作的时候,毛泽民面临着财政、金融等诸多问题,但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扛起了苏区的经济建设,以及确保红军能顺利作战的重要任务。他从调动人员,建立机构开始,空手起家,到国家银行正式营业,一共就用了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

起初银行的全部人员,只有一个会计,一个记账的,一个出纳,还有个管总务的,连他自己在内,也不过几人。来银行工作的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业务上也十分陌生,怎么记账、怎么点钱都是毛泽民手把手教给这些同志的。



毛泽民在苏区不仅是银行的领导,还担任当时钨矿的总经理,他建立了多个矿场使钨产量竟然达到了千百吨,产值狂飙二百多万元。

1934年初,第五次反“围剿”再次失败,敌人加强经济封锁,我国的财经状况岌岌可危,加上造谣捣乱,纸币不流通,信誉造成了严重损失。毛泽民被搞得焦头烂额,为此,他冲到前线筹集物资,将缴获没收的物资全部安全运到指定地点。然后安排金库公开兑换一些苏区纸币。



1934年10月,红军开启了长征,任毛泽民为大队长,让其负责整个军队的筹集粮食、筹款和所有的供给工作。到陕北之后,毛泽民担任起国民经济部部长。直到1937年底,毛泽民因为长期劳作,没有注意身体,导致患上了疾病,原本就有的胃病变得更加严重,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中央便让毛泽民到苏联一边养病,一边学习,但是到了乌鲁木齐,突发鼠疫,导致交通线中断,列车未能成功抵达。

当时,盛世才正与中共派干部投身于建设新疆的任务中。于是,中央批准毛泽民等人暂留新疆。忙碌一生的毛泽民,终将没能陪伴自己唯一的女儿毛远志,而毛远志失去了父亲这个港湾跟随着母亲四处奔波的她,孤独而又坚强。



【不停漂泊生活的女孩】

从小跟着母亲生活的毛远志,在大革命失败后,二人被迫离开美丽的韶山,开启了逃亡的生活,母亲带着毛远志四处流浪,两人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扮成乞丐,在安全的状况下从事着组织的地下工作。

可在1929年,王淑兰和毛远志一同被关押在了长沙监狱中。一直到1930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母亲才带着毛远志逃了出来。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毛远志随着母亲奔波在各种地方从事着革命活动。



1937年,一封信打破了毛远志的生活,此信是多年没有联系的毛泽民寄来的,他让毛远志去延安读书。根据毛泽民的建议,1938年初,她们几经辗转才来到人们所谓的“革命圣地”。到达延安后,毛远志迫不及待地见到了她的伯父毛主席。

她拿出母亲托她带来的两斤云片,毛主席看了非常高兴品尝着多年没有吃到的特产,毛主席的脸上挂着笑容,毛远志一直没能读书,毛主席知道情况后立即便安排她进入延安保育小学学习,入校后她学习,原本落后的毛远志比平常人更加勤奋努力,很快便追上了其他学生,深受老师的喜爱。



毛远志离行时,母亲抚摸着她的脑袋叮嘱:“你大伯是干国家大事的人,你到延安以后,要懂事些,可不能总去打扰他,妈妈相信你,你从小就能照顾好自己,现在长大了更要靠自己勤奋努力!”在延安的日子里,毛远志几乎没有去打扰毛主席。

毛主席十分喜欢毛远志,每次见到她,都要坐下来与她唠唠家常。毛主席是心疼眼前这个孩子的,毛远志经常表示自己很想有个完整的家,自己除了对母亲了解些,对父亲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了,毛主席问毛远志还想知道家里的事吗,毛远志拼命点头。



“你之前有个哥哥,但是在七岁的时候得了黄疸肝炎,本来送到医院是去治疗的,但是带过去洗了个澡就没了......你父母为此哭了三天。”这是毛远志第一次听说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哥哥,她听后抱了抱毛主席,她只觉得父母将她养大的不易,她的眼神中慢慢多了几分韧劲。

毛主席向来对自己的子侄要求都十分严格。毛远志刚到延安的时候,吃不惯这里的饭食,她还患有胃病,只能去食堂搞些饭锅巴泡着水吃。可这样并没有减轻她的胃病,反而使其疼痛难忍。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同志见此情景,给了她一块钱,让她每天都要买碗粥喝。



毛主席知道后,也告诉毛远志,不吃小米饭是要饿肚子的,一定要入乡随俗,毛远志便开始锻炼自己吃小米饭,谨记毛主席的话,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

而母亲王淑兰因为生活穷困,不得不一边在街头讨饭,一边独自从事着地下工作。毛远志不忍看着母亲如此操劳,便向伯父请求资助。可是,因为王淑兰是自己的弟媳,毛主席并不能答应,只是叫毛远志按照组织程序向上级反映。

后来,此事传到了中央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那里。陈云便问起毛远志的需求,毛远志表示自己只需要20元钱就可,陈云知道毛远志的钱要用到何处,他表示毛远志的请求合理,而且要求并不高。陈云看着眼前这个孩子,他没再多说什么立刻审批了申请。



陈云

【继父遗志,投身革命道路】

毛远志从小因为受到父亲母亲革命的熏陶,小小的心灵得到灌溉,早早的就渴望着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某天,毛主席跟她谈话,便知道了她的想法,但是由于那时的毛远志年龄尚小不能入党,毛主席就告诉毛远志可以先加入抗日民族先锋队。

毛远志刚开始不是很开心,一心就想入党!在毛主席耐心的教导下,最终毛远志也觉得要先从宣传抗日等一些基础的事情做起,自己年龄尚小,再出了岔子给伯父带来麻烦就不好了,于是毛远志听从了伯父的建议。



1938年7月,毛远志先是加入了抗日民族先锋队。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早成为共产党员。由于她在学校政治表现突出,同年10月,不到16岁的毛远志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第二年就被分配参加了党组织工作。

她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这些进步的。毛主席得知后非常高兴。那年毛远志来杨家岭看病,顺路看望了毛主席。毛主席教导她要踏实工作和学习,争取到更大的进步。并让毛远志在家里住了两个星期,安心地把病养好。



在毛主席的教诲下,毛远志埋头苦学,不停地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赏识。1938年9月,毛远志来到中央军委二局工作。在工作中的毛远志,私下对同志格外热情亲切,懂得奉献,从不在乎个人利益。

先后被评为“模范妇女”和“先进青年”以及优秀党员。毛远志的自我要求很高,虽然她的文化基础不够好,但在工作、学习上她总是付出加倍的努力来赶上别人,久而久之,毛远志的身体便跟不上了。1943年,她被调到了北方局组织部工作。



1945年10月,毛远志和她的未婚夫曹全夫去看望伯父,听取伯父对自己婚事的意见,同时提出两人一道去北方工作。毛主席很高兴,当即表示同意。并鼓励这对革命伴侣努力进步,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

临行前,毛远志与曹全夫去向伯父告别。在这以前,毛主席担心影响毛远志的学习和情绪,没有将她父亲毛泽民已于1943年被反动派盛世才杀害的消息告诉她。看到毛远志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战士后,毛主席才将毛泽民牺牲的实情告诉她。



毛远志听后,日夜以泪洗面。毛泽东也不禁潸然泪下。他又劝导侄女一番,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要好好继承父志啊!” 最后,毛主席给两人留下珍贵的临别赠言:“第一,无论到哪里都不要希望人家鼓掌;第二,无论到哪里都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有任何特殊……”远志忍受着巨大的悲痛,聆听着伯父的谆谆叮嘱、教导。

在中国得到解放之后,毛远志继续从事党组织工作,她来到了“江西省妇联”以及“中南军区司令部”。1954年又调到了北京,她爱护同志,充分表现了自己对党的忠心,以及对各位同志的关怀。



1971年之后,毛远志自愿干起了学校工作,即使自己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她也力所能及的去参加生产劳动。

1982年12月,毛远志退休后,收集了大量地资料并加以整理,编写了父亲毛泽民和母亲王淑兰的相关传记。

她谨记毛主席以及父母的教诲,一辈子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也不愿意显露自己。毛主席去世后,毛远志为了可以时常纪念伯父,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但她从不会惊动和麻烦他人,来去时都是悄悄的,甚至签字簿上都从未留下她的名字。



【结语】

毛远志晚年身患癌症,一直坚持抗衡,但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于1990年7月6日,67岁的毛远志在北京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党组织对她一生的贡献,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且赞誉她为“党的好女儿”!

如今,毛远志静静地躺在韶山这片美丽的生育她的故土上,她再也不会孤独,她回到了她的祖父、祖母和母亲的怀抱中……

毛家的后裔从未仗着家世享福,他们永远都是自力更生,令人敬佩,这也是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应该学习和传承的精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