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亲朋聚会,难免大鱼大肉吃的有些腻了,不少人总想找点不一样的吃,来碗油茶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榕荫路与三多路交叉口旁,有一家开了10年的老店,这里“又香又辣”的油茶受到不少人的喜欢。
瑶姑油茶店
推荐理由:油茶口感很独特 小炒味道地道还实惠
我和朋友每次约在市中心逛街,总会去这家喝油茶。而且跟其他油茶店不同的是,这里的油茶姜味十足,冬天喝上一碗,身子一下就暖和了。其他小炒的味道也很地道,价格也很实惠。
——家住普陀路的黄女士
记者探店:这碗油茶“又香又浓”
油茶
近日,记者来到黄女士推荐的瑶姑油茶家味馆。正值中午饭点,进店吃饭的顾客陆陆续续就坐,每个人桌上无一例外都会点上一锅油茶。
记者也先点上油茶,再慢慢看着菜单,点上几道小菜。很快,店员就端上一锅黄澄澄的油茶,以及炒米、麻旦果、香葱和花生米等配料。待油茶加热到沸腾,舀上几勺放入碗中,再加入适量的配料,以及少许食盐调味,就可以品尝了。
记者喝上几口,油茶入口香浓,略有涩味却回甘,如黄女士所说,这碗油茶“辣味十足”。最开始记者以为是香葱的生辣味,第二碗油茶就没有放入香葱,辣味却依旧停留在舌根,久久不散。
店员介绍,他们在打油茶的时候,姜放的量会多一点,辣味主要源于生姜带来的辛辣,“这样的口感很独特,是其他油茶店喝不到的。”
随后,几道小菜也端上桌了。记者最喜欢的是腊肉炒粉利。这道菜并不复杂,但要炒得好吃也是很考验厨师的。这盘腊肉炒粉利很干爽,锅气十足,配上冬季最好吃的菜花,让人一筷子接着一筷子停不下来。
小店故事:不同地方的原材料 亲手做出不同美食
家常小菜。
中午饭点,店员和厨师不得空闲,老板阳凤也在厨房帮忙,直到下午3点多钟才有时间休息,这时才能和大家简单吃点午饭。
“我们从早上七八点钟就要到店里做各种准备了,不到11点就开始有顾客进店吃饭,午饭只能在午市结束才能吃。”阳凤告诉记者,她开这家店已经有十年时间了,在开油茶店之前,她还开过火锅店、小炒店,餐饮从业经验也算很丰富了,“开油茶店一方面是我自己比较喜欢喝油茶,另一方面大蒜、生姜和茶叶等食材一起打出来的油茶,还能祛湿养生,现在注重养生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就把油茶店开了起来。”
最开始,阳凤只是盘下榕荫路的一间门面,也就50平方米左右。后来,店里的生意还不错,就把隔壁的门面也一并租了下来。
“来我们这里喝油茶的大多是老顾客,他们会带着朋友来吃饭,新顾客也会因为我们的味道慢慢成为了回头客。”阳凤说,这几年因为顾客们在不同软件上的好评推荐,也会有不少游客在看到推荐后慕名而来,“因为油茶属于我们的地方特色美食,对于游客来说,他们会比较好奇,有的人会一下子喝不惯,我会教他们喝油茶时如何添加配料,还会跟他们说油茶是怎样打出来的,并介绍一些喝油茶的传统。”
阳凤虽然爱喝油茶,但她并不会打油茶。店里之所以能打出正宗的油茶,诀窍在于店里请的店员,“店里的大姐有的来自恭城,有的是平乐人,她们老家都有打油茶的传统,她们也打了几十年的油茶,这打出来的油茶才对味,每天打油茶的水我们都要用上一两百斤。”
除此之外,油茶好喝还离不开打油茶的原材料。阳凤说,店里打油茶用的茶叶是来自平乐的石崖茶,打出来的油茶涩味不重且有回甘,哪怕平时不太喝油茶的人也能比较容易接受它的味道。而姜的选择,她会用龙胜产的老黄姜,老黄姜够香也够辣,“所以我们的油茶辣味会比其他的明显,这样在冬天,喝油茶驱寒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至于店里的船上糕、马蹄糕等糕点,都是店员们手工做的,每隔两三天就要做上一轮,就连炒米也是厨师自己炸的。
在阳凤看来,虽然手工做糕点比较麻烦,但只要味道好吃,顾客们喜欢,就是他们坚持自己手工做糕点的动力,“现在很多食材都能在市场上买到,味道也大差不差,但是我开店还是有自己的原则,手工做糕点会坚持下去。”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谭熙)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