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每天都在朝着不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发展,乌总统泽连斯基于近日表示,在和美国“对账”的过程中,发现美国宣称的1770亿美元中,只收到了约750亿美元,剩余的上千亿美元“不知去向”。

泽连斯基的表态,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视作对乌军在冲突中表现不佳的一种解释,也让人不由地好奇,高达上千亿美元的援助到底去哪了?



【乌克兰收到的援助】

抛开各种没有根据的推测不谈,比较合理的解释有以下几点: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金的分阶段发放,美国的援助资金通常不是一次性拨付,而是根据项目进展、特定条件或里程碑逐步发放,因此美方声称的总额可能包括了未来计划中的资金,而乌克兰实际收到的是已经拨付的部分。

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报告周期,以及国际援助涉及复杂的行政和法律程序,都可能会导致最终数字有差异。

最后,美国所谓的援助,其实有很大一笔可能用于采购美国本土军工企业的武器和装备,比如将库存的老旧装备以市场价格出售给乌克兰,这种做法不仅支持了美国的国防工业,还能确保乌克兰获得急需的军事资源。



【美国军工】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尽管存在争议,但通过采购美式装备,乌克兰军队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特别是在防空系统、反坦克导弹等领域,有助于抵御俄罗斯的进攻。

但美国向乌克兰输送大量武器可能被视为对俄罗斯的一种挑衅行为,增加了双方对抗的烈度,使得和平谈判更加困难。

更何况,长期依赖外部援助的问题不仅在于经济负担,它还让乌克兰在战略决策上受制于人,当外国影响深深扎根于关键的物资和技术领域时,乌克兰的自主性将被极大削弱。

大规模军购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这对本已脆弱的乌克兰经济构成了沉重负担,限制了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投入。

这种状况影响的不止是经济发展,还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当乌克兰普通民众发现国家资源主要投入战争,而非用于改善生活时,难免会爆发出更大的不满情绪。



【乌克兰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可以说,乌方此次爆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看待俄乌冲突中,美国所扮演的角色。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的遭遇充分证明了谨慎权衡利益得失的必要性,在争取必要支持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外部援助,努力寻求更为持久和平稳的发展路径。

可以说,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乌克兰付出的代价已经过于惨重,美国军工企业却因此赚的盆满钵满,也难怪泽连斯基会对这种结果表示不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