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营的小伙伴们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重新定位,期待活出乔布斯倡导的“真正从新出发,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的状态。我们能量营也会开启“人生重启故事会”,分享学员在不同年龄段勇敢归零,重启人生,为梦想全力以赴的人生故事。

下面的这篇分享来自我们能量营的老学员随心同学,她一直有一个到海外名校深造的梦想,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在体制内进入到比较舒适的生活状态。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她越来越渴望活出更真实自由的状态。

世界那么大,需要去看看!何况,她也清楚自己的专业领域最牛的资源还是在发达国家,而水瓶座的她也一直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随着疫情的暴发,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更坚定了她出国的想法。

不过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美国的签证政策调整,她在拿到顶尖导师的全额奖学金博后项目后最后因签证原因只能放弃美国,转战欧洲后,发现专业对口的项目很少,能提供资金支持的更少,最后辗转腾挪,选择了新加坡并最终圆梦。这个过程我和能量营的小伙伴一路见证与陪伴,也深知在人生重启的关键阶段,找到一个能够真正给予信任和支持的系统有多么重要。

在内卷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有不少朋友问我如何才能避免无谓消耗,打开人生新局面?我就用我自己和学员的人生重启系列故事给大家提供样本,期待能够给予想追梦的朋友一点力量与支持,也期待你的点赞支持和精彩故事分享,让我们一起活出自由无畏的高能量人生!


新加坡博后圆梦之旅,我如何战胜了自己?

作者:随心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突然决定要出国?关于这个问题我系统梳理了一下30+走出舒适圈重新开启海外求学之路的心路历程,也希望对有些正在考虑自己的朋友有所借鉴意义。

1

出国打拼的缘起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决定出国?尤其是放弃深圳三甲医院稳定的专科医生工作,在30+的高龄从零开始去海外求学和生活,难道没有犹豫和害怕吗?坦率的说,有过犹豫,一旦走上这条路后越来越坚定,决定出国的缘起很简单,一是梦想,二是现实。

从梦想方面,我一直有一个出国的梦想,我的硕士博士导师和刚工作接触的第一个主任都是海归,我欣赏真正有专业素养和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在国际会议中侃侃而谈的教授。无论是十年前还是五年前我都有海外求学的机会,因为缺乏勇气,我没有去尝试。但那颗种子一直在我内心里,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从现实方面,疫情期间有连续三个月驻扎隔离酒店看护入境人员和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一声令下就去采核酸的经历,疫情之后医疗系统面临了大的改革,北京开始降薪,全国各地开始陆续推广。我无心恋战,觉得更加自由宽松尊重专业的环境也许更适合我。行动前我咨询了陈老师,结合我的实际情况,国内的行医执照不被承认,如果还想海外行医需要在当地重新考执照,去海外求学是最快的路径。

2

人生重启需要的三种心态

1、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大不了多试几次

我第一个目标国家是美国,美国的医药领域是全球最先进的,要成为国际化的专业人才,美国是首选,而且有亲戚几十年前就移民去了那里。第一步,复制已经拿到结果的人的路径。我从医学相关的公众号里找到了一个刚刚申请到UCSF博士后,让她指导我申请。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准备好了申请材料,然后开始给自己感兴趣的教授发邮件申请。出乎意料的是海投后美国的教授们给出了很积极的反馈,参加了七场面试通过了三场,宾大的一位教授在邮件里告诉我我研究的内容跟他的实验室研究的方向基本是一致的,那场面试我记忆犹新,他当面表态要资助我去宾大,但申请经费需要花一些时间,我发现我英语表达得不够流利没有大文章都不是问题,只要是跟教授的项目研究方向是匹配的就有很大的机会。

最终我参加完UNC的面试,教授直接有经费,当场拍板录取我,第二天就去找了HR开始走接收流程。美国的申请经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看到了这些世界一流教授的谦逊和专业,在这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一个普通求职者的尊重,尤其对专业价值的重视。

美国虽然拿到了offer,但美签被拒了,再次找陈老师咨询,对于不可推翻的拒签理由,建议我换国家申请。虽然去不了美国但很不甘心,还有欧洲和亚洲的职位可以申请。结果在欧洲和日本的三场面试都失败了,好不容易通过了法国的面试,但教授目前正在申请项目经费,结果还没出来,而且美签被拒,欧洲也存在一定的拒签风险,内心的不安促使我再次找到了陈老师咨询。

陈老师跟我说我的分别心太重,过往的经历很多事情只想要最理想的结果,如果得不到那个结果就一直放弃别的路径无意义的等待,妥协和弹性还不够。我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傲慢和执拗。当法国教授告诉我经费没申请到不能雇我的时候,我选择面对了真相,全世界80%的博后研究机会和经费都在美国,别的区域可遇不可求。

2.开始臣服,一切皆有可能

虽然此时已经辞职,我内心依旧不甘心不想回医院上班,还于是我委托了留学中介机构,指定日本和新加坡,加大专业的搜索范围,并告知对方如果没有博士后的职位,访问学者的职位也能接受。放下分别心后接下来的一个月新加坡的教授反馈很不错,但目前没有博后机会,面了4个过了3个,最终我接受了现在的访问学者职位。对方机构HR让我提交一系列的文件里包含在职证明,我已经辞职没法提供,对方让我找到新的工作后再接收我。但顺利的是,我国内的推荐人恰好让我去她的合作公司帮忙,我就让对方给我出具了担保材料。可是新的问题来了,遇到了一个很不靠谱的HR,回复得很不积极还很不清晰并且效率低下,进度3周一更新,有了美国的经验教训,不到落地新加坡都不算申请成功。

此时作为国内顶级医院医学专家的小姨让我最信任的小姨父说服我马上回到医院工作放弃出国的想法,我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接受建议,一些前同事知道我没去成美国,各种评论我我也没理会。

等待的日子确实很难熬,作为能量营的老学员,我深知稳定住能量基本盘的重要性,核心就是灵魂六问,我每天坚持练习净化呼吸,静心,时不时练习瑜伽,会简单记录3件感恩的事情和3件好事。这期间宇英姐和能量营的小伙伴一直给我打气,陈老师跟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让我相信老天一定会让我在最合适的时间去到新加坡。我已经做好了等到2025年再出发的准备,结果平安夜新加坡的机构告诉我我的签证审批已通过,需要尽快入境新加坡去申请我的工作签证,我花了5天时间准备就马上落地新加坡。

3、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世界

来到新加坡以后,一切都被安排的很好,教授知道我落地后就让我去见他介绍我认识带我的高级科学家,已经在组会中正式介绍我,发小帮我找到了靠谱的新加坡的房产中介到了离上班地点很近的房子,并一步步告诉我安定下来要做什么,工签也已经顺利的办下来了。我工作搭档告诉我工作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直接跟她说,生活里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直接求助发小和邻居。这里的工作氛围我感觉很专业也很松弛,教授水平很高但比较平易近人,也很接地气。除此之外,我也在积极跟专业领域相关的其他教授交流。我加入了新加坡生活的艺术中心还有遇见幸福社群新加坡当地的读书会,这两个组织的负责人都很热心还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告诉我遇到问题就给他们打电话。

一次团练后跟一个老师无意中聊起自己有做医疗顾问的经历,她正好开这样的公司,邀请我跟她一起合作,我接受了她的邀请。意外的是来到新加坡后适应起来比想象中的容易,通关之前无比纠结,一旦通关一切开始进入顺流。我想也许是放下自己的傲慢后开始臣服,一直跟着能量营夯实自己的能量,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把自己送到了更好的环境中,遇到的人都没有太差的。住的小区里有不少NUS的学生和老师,他们给我的感觉大多比较低调也很自然,在这样的氛围里渐渐没了内耗,整个人开始安静下来。

我很庆幸自己在并不年轻的时候开启海外生活,正应验了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现在来,所以更明白自己要什么,不再去证明自己是谁,也不再在乎别人会如何评价我,正因为专注于内心的成长,才会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当我放下自己的傲慢用臣服之心迎接人生各种各种变化和挑战的时候,内心是全然敞开的,这份开放能让我遇见和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3

自爱,沉稳,然后爱人

最近看了宋慧乔的采访,她有说到“把爱自己摆在第一顺位,才能给身旁的人更多的爱,并看到更美好的世界我想到了陈老师3年前咨询完给我的寄语“自爱,沉稳,而爱人”。

新的一年我会继续跟着能量营扎扎实实提升能量,多做服务,只进入滋养我的关系,断舍离掉一切消耗我的关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英语水平,把自己打造成真正意义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更多的去经历和探索,活出松弛和绽放的状态。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你还在犹豫,希望我这篇文章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勇气,追求梦想什么时候都不会迟,因为在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