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陈琳辉)“戴上之后,好像有人在拉着我上山,爬山的时候腿不费力,感觉比走平路还要轻松!”一根束带挎在腰间,牵引着固定在大腿与膝盖上方的碳纤维杆,来自济南的王浩(化名)穿戴着这款特殊设备,在泰山的台阶上健步如飞。
今年春节期间,泰山景区首次尝试投入10台助力机器人装备,帮助游客丰富登山体验。
春节期间,一款“登山助力机器人”设备在泰山景区投入试运营。视频源自新华社
“它是一款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初衷是帮助老年人改善行走能力,现在也逐渐应用于登山、健身等场景。”2月6日,泰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厚哲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一些老年人想领略泰山风光,但坐在索道上看不到沿途风景,有了这款机器人助力后,一些年龄较大,或体力不佳的游客,都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游览泰山的乐趣。
王厚哲介绍,这款机器人设备自重1.8千克,一次充电可运行5个多小时,可供使用者行走约14公里。结合人体工学、动力、电子和AI算法等核心技术,设备启动后可感知穿戴者的步伐节奏、力度及运动趋势,为双腿提供助力,减轻负担,减少上下台阶造成的膝盖损伤。
2月6日,泰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厚哲体验测试登山助力机器人设备。受访者供图
“泰山台阶较多,游客在上山的过程中,设备会自动感知身体姿态的变化,增加腿部推力,而当下坡时,又会适当减少助力,避免游客失去平衡。”王厚哲告诉记者,目前泰山景区在中天门—南天门路段设置登山助力机器人租赁点,费用为3小时80元,试运营一周以来,已有上百名游客参与体验。
“当前还处于测试阶段,我们会根据机器人实际使用情况,结合泰山地势,对设备进一步调节完善,使其更贴合人体需求,也会在沿途增加更换电池的服务点位,让游客体验更便捷。”王厚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