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被刺卡喉咙
很多人喜欢吃鱼,很多人都有过被鱼刺卡住的经历。2020年5月,一个53岁的男子因为反复腹痛来到南京市中医院就诊,经过CT检查、找到了埋藏很深的“罪魁祸首”,回肠上的一根长约3cm的鱼刺。
医生介绍说,鱼刺通常会被卡在喉咙、或消化道,卡在回肠上的情况非常少见。不过,庆幸的是,尽管这根鱼刺已经扎破了男子的回肠,但尚未形成严重穿孔,不然的话,如果鱼刺造成肠穿孔或血管破裂,就将面临更大的危险。
很多人都知道被鱼刺卡在喉咙后,可以通过吞馒头、饭团或者喝醋来应对,但也有很多人知道、这么应对,并不是每次都能奏效。而这一例告诉我们,即便通过吞馒头、饭团解除了喉部不适,但鱼刺到了肠道,也会继续作乱。
再说两个鱼刺卡在食管的案例吧。2019年元旦前一个月,浙江衢州的郑先生在和朋友聚餐时,被一根包头鱼的鱼刺卡住了,问服务员要了一大碗醋喝了下去,结果不顶用,又大口地吞了一些饭团,感到疼痛减轻不少,就以为鱼刺咽下去了。
但是后来还是觉得不舒服,就去衢州当地医院挂了一个急诊,结果喉镜、胃镜都没有发现鱼刺。医生建议做胸部CT,郑先生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就没有做。
从回肠上取下来的鱼刺
郑先生卡喉的鱼刺
就这样,郑先生的胸骨后隐隐作痛了一个多月,元旦单位组织体检、作胸部CT时,发现食管壁内异物。于是,郑先生又想起了一个月前的那根鱼刺。在医生建议下,郑先生查下胃镜,发现食管壁黏膜上隆起一个1.5公分的包,表面有小溃疡,但不见鱼刺。
医生告诉他,要及时把这根鱼刺找到并取出来的,不然鱼刺可能随处“游荡”,一旦扎进大血管、大动脉、重要脏器,就会非常危险。但要在体内找到、并取出这根鱼刺绝非易事。他辗转了几家医院,最后在浙大一院,经过近2个小时的手术才将鱼刺取出。
同样在2019年元旦前夕,浙江杭州30岁的王先生,在家中吃葱焖鳊鱼时被鱼刺卡住喉咙。他以前听说喝醋会将鱼刺软化,于是喝了小半瓶醋、试图“软化”鱼刺,又吞了几口米饭、想把鱼刺“带”下去。当时,这样做了以后,情况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反而感觉越来越痛。
于是,他就到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生仔细检查了他的口咽、喉咽部后,没有发现明显异物及划伤痕迹。如果鱼刺不在咽喉,就得考虑鱼刺在食管的可能。做了颈部CT后,发现王先生的食管上段有个异物影,已穿透食道管壁,远端刺尖直指颈部大血管、而且非常近。
这很危险!急诊医生立即建议王先生住院并接受紧急手术。但全身麻醉、做食管镜检查时,食管里不见了鱼刺。手术医生怀疑鱼刺已经完全穿过食道、游走于椎骨前及左侧颈部。
经过紧急召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科、脊柱外科、胸外科手术会诊,决定从左侧颈部切开取出异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忙碌,鱼刺被顺利取出。
王先生卡喉的鱼刺
手术医生蒋建华事后介绍说,“像王先生这样将鱼刺吞咽至颈部的极为少见。这样异物极为危险。存留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大,稍有不慎就会伤及颈部神经血管,产生严重并发症。”
小生也曾经被鱼刺卡住过,但都是一些较细软的小刺,没有被这么大的刺卡住。医生说,对于稍大的鱼刺,民间流传的处理被鱼刺卡住的处理办法,吞饭团、喝醋等根本没用!
其实,对于喝醋的办法,小生一直都是半信半疑,鱼刺长时间浸泡在老陈醋里,确实可以软化;但是,喝醋顶多是把咽喉冲一下,鱼刺怎么能瞬间就被醋软化?
至于吞饭团或者馒头的办法,医生说食管壁既薄又软,吞咽饭团时,会把尖锐的鱼刺钉入食管壁、越挤越深,甚至会穿破食管壁刺入临近的重要器官,严重时可引发大出血、感染等后果。
医生对于“鱼刺卡喉”的情况,给出的应对办法是通过咳嗽、呕吐等方式,尝试将鱼刺带出,如果无效,就尽快就近求医。
小生还看到过一个土法:准备一瓣生蒜,切成两小瓣、塞到鼻子里,然后嘴里含一口白糖。这样,大蒜气味的刺激会传到咽喉部的气管,嘴里的糖化了以后、会流入食管;在这样的双重刺激下,咽喉部就会随之开始动作,卡在咽喉的鱼刺就被带了出来……当您再遇到“鱼刺卡喉”的人,不妨试一下这个办法。
最后,为了避免被鱼刺卡,送给大家一个吃鱼口诀吧:吃鱼不说话、说话不吃鱼,不吃鱼尾肉、不喝最后一口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