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病逝,终年58岁。当时,正在广州出差的周总理听到这个噩耗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伤心地哭了起来。屋外的工作人员听到了里面传出的呜咽、抽泣声音,深刻感受到了周总理的悲伤。



后来,周总理专门给国务院办公室打去了电话,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陈赓同志的追悼会一定要等我回去再召开,我要亲自主持他的追悼会。”

第二天,周总理罕见放下手头的工作,乘专机回到了北京,在机场亲自接过了陈赓的骨灰。周总理还题写了“陈赓同志之骨灰”,并叮嘱邓颖超亲自给陈赓的夫人傅涯送去,雕刻在骨灰盒的外罩上。没能见陈赓最后一面也成为了周总理一生的遗憾。

陈赓和周总理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他们一起经历了风雨生死,并肩作战,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1924年,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陈赓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员。在周恩来的关心和指导下,陈赓迅速成长起来。

1925年夏,经组织批准,邓颖超前往广州与周恩来完婚。因手头工作太多,周恩来便安排陈赓到码头接邓颖超。考虑到陈赓不认识邓颖超,周恩来还特意将邓颖超的照片交到了他的手里,叮嘱他:“拿着照片,见到邓颖超同志后,向她说明情况,请她谅解。”



陈赓当即说道:“是,一定完成任务。”

然而,信誓旦旦的陈赓在接人这件事上还是失败了。等到码头没人了,他才灰溜溜地回到了黄埔军校,准备向周恩来汇报这个坏消息。

没想到的是,当他来到周恩来的房间后,却看到了一位正坐着休息的女子,仔细一看,她不正是自己要接的邓颖超嘛。

陈赓见状,急忙伸手握住邓颖超的手,急着向她解释。邓颖超并没有在意,反而笑着安慰陈赓说:

“真是麻烦陈赓同志跑这一趟了,还让你在码头等了那么久,我向你表示诚挚的歉意。”

邓颖超的话更令陈赓感到不好意思了。



让陈赓和周恩来关系变得更加深厚的契机发生在长征路上。

1935年,红军抵达毛儿盖时,周恩来身患重病倒下了。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肝脓肿。病情已经严重到威胁周恩来的生命了,红军将领们得知后,都在为他捏把汗。

陈赓听说首先要为他降温后,立即带着几名战士来到了山的背阴处,带回了雪,敷在他的额头、肝部等处。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周恩来终于醒了。

不过,因为身体虚弱,他已经无法继续行军了。毛主席当即下令,“组织力量,就算抬也要抬着他走。”

于是,陈赓自告奋勇,亲自担任担架队队长,和杨立三等人一起抬着周恩来行军。陈赓因为腿受过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抬着担架,始终不肯离开。

躺在担架上的周恩来看着一旁的陈赓,用虚弱的声音说道:“陈赓,你当年救过老蒋的命,如今,你又来救我的命了。”



见周恩来已经清醒,还能跟自己开玩笑,陈赓终于松了口气。途中,因为不忍心让战士们抬着自己,周恩来多次提出改为骑马,但都被陈赓断然拒绝。并对他说道:

“现在,我是担架队队长,你是病人。上边已经交代过了,你得听我指挥。”

就这样,陈赓、杨立三等人硬是抬着周恩来顺利走出了草地。这样生死与共的战友情令周恩来铭记了一生。后来,杨立三逝世后,周总理还亲自为他抬棺送葬。

1952年6月的一天,正在朝鲜战场前线指挥作战的陈赓突然收到了中央军委的调令,要求他立即回国。

当时,朝鲜战场正处于胶着状态,临阵易将乃兵家大忌,陈赓想不通为什么召自己回国,但作为军人,他还是服从命令,很快便赶回了国内。

回国后,陈赓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亲自点名由自己负责筹建哈军工。特意抽调正在统帅几十万大军作战的主帅回国,足以窥见中央对创建这所军事院校的重视程度和决心。

领命后,陈赓便马不停蹄投入到了筹建工作中,在毛主席、周总理等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哈军工”得以快速创建并发展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陈赓为了不辜负中央的信任,可谓“耗尽心血”。为此,他多次找周总理要人、要物……甚至还将周总理堵在了厕所里谈话。

为了从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院校“抢人才”,陈赓找周总理找得十分勤快。但是,他并非每次都能找到周总理有空的时候。毕竟当时百废待兴,周总理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1952年的一天,陈赓发现了一个留法高材生,但他却因犯罪正在狱中。为了让他能够获准“戴罪立功”。陈赓来到了西花厅向周总理请示。

不巧的是,周总理因公事刚刚出去。陈赓当即决定等待。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但迟迟不见周总理回来的迹象。

这时,感觉到肚子饿的陈赓本想找邓大姐要点吃的,结果出去后,发现西花厅没什么人。于是,他只好又坐了回去。

又过了一会儿,实在饿得不行的陈赓,开始在周总理的房间翻找起来,希望能找到一点儿吃的垫垫肚子。没想到,他翻找东西的动静惊动了警卫员。警卫员进来后,陈赓也依旧没有停下翻找的动作。警卫员见状,便出去找邓大姐。



邓颖超回来后,还没来得及问,就听到陈赓说了句:“我就是找点吃的。”

邓颖超听后,被他的话逗乐了。邓大姐一边笑,一边打开中间的抽屉,找到了一些吃的给他。陈赓也不客气,当即狼吞虎咽起来。

其实,了解陈赓的人都知道,他向来不拘小节。即使是在与毛主席、周总理的交流中,他也一样大大咧咧,敢“放肆”地开玩笑,嘻嘻哈哈。而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也熟悉他的为人,并不在意他的“没规矩”,反而还同他一起玩闹。

参考资料:文史博览2019年1期、《党史博览》2022年第9期、《解放军报》2016年10月9日、《红墙见证录(二)》、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13期、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0年1期、《名人传记》2019年第11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