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轮外交动作便引发震动,美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共识,矛头直指泽连斯基的总统合法性。与此同时,特朗普公开喊话基辅,想要援助的话就拿稀土来换!这一赤裸裸的交易式外交,不仅让乌克兰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更撕下了所谓“价值观外交”的遮羞布。
据观察者网援引外媒报道,特朗普任命的俄乌冲突特使凯洛格喊话基辅,希望乌克兰能够举行大选,更让泽连斯基脊背发凉的是,不仅是特朗普,克里姆林宫也立即附和,质疑其“合法性”。要知道,泽连斯基的任期本应于2024年5月结束,但因俄乌冲突的持续,他援引战时条款无限期延长任期,可泽连斯基应该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同时成为美俄两国的“眼中钉”。
对特朗普而言,泽连斯基既是拖累美国钱包的“赔钱货”,又是阻挠与普京交易的绊脚石;对俄罗斯来说,政权更迭可能让基辅的抵抗意志土崩瓦解。讽刺的是,泽连斯基的求生欲反而加速了危机。他虽然承诺“战后选举”,但美俄的联合围剿已让承诺沦为空头支票,同意选举等于政治自杀,拒绝则可能失去美国输血,现在根本就“里外不是人”了。
其实,特朗普的“资源勒索”早就揭开美国的底牌了。2月3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态称,如果乌方想要获得援助,就需要确保对美持续供应稀土矿。可见,那个曾以“自由世界领袖”自居的美国,如今把军援做成了“以物易物”的买卖,撕下了价值观外衣,还将援助明码标价。
要知道,乌克兰的稀土资源丰富,锂矿储量500万吨、钛矿20亿吨,占欧洲总量的四成以上,虽然这个规模还不及中国的零头,但在中美科技战白热化的当下,这些资源足以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导弹生产线正常运转。而美国的“资源收割”也早就在布局了,就在俄乌冲突期间,超过60%的援乌资金回流到了美国军工厂;贝莱德集团以“战后重建”之名,将乌电网、港口等战略资产收入囊中;欧洲被迫高价购买美液化天然气,也让得州油商赚得盆满钵满。如今,特朗普的稀土交易不过是“吃干抹净”乌克兰的最后一环。
不用多说,泽连斯基此刻是非常凶险的。如果屈从美俄压力交出权力,等待他的不仅是政治生命的终结,而且他可能成为“战争罪”的替罪羊;美国军援中的贪腐丑闻要是被清算,数亿美元的贪污资金足够让他把牢底坐穿,但话说回来,要是非要咬牙硬扛的话,失去美援的乌军可能在三个月内弹尽粮绝。
更可怕的是,泽连斯基的谈判筹码正在迅速减少,一直以来美国是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最大底气,而特朗普的强势作风几乎堵死了讨价还价的空间。因此,对泽连斯基来说,无论是咬牙妥协还是孤注一掷,乌克兰的“主权”根本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