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南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的金马草原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足球队——红星女子足球队。这支来自海拔4000米雪域高原的小学女子足球队,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由成立之初的十几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130人。
足球为高原上的女孩们打开了一扇门,小“卓玛”们正用汗水浇灌着足球梦想,踢出自己的人生新天地。
高原有了小学女子足球队
色达县,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距离成都约700公里。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均气温仅1.7摄氏度,大气压仅有平原地区的80%,普通人在这里疾走两步都会不停喘气,也让不少人觉得这里并不适合体育运动,更不用说是足球这种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对抗性运动。
色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全貌。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改变发生在2020年8月,成都市温江区对口支援工作队教师桑成来到色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支教。来到高原后,在成都执教女子足球多年的桑成,萌生了教这里的孩子们踢足球的想法,也希望在高原建起一支女子足球队。
红星女足队员在操场上训练。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当时这里的孩子们对现代体育几乎没有认知,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足球。”桑成说。
在几乎没有足球基础的高原,建立一支小学女子足球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正规场地、没有训练器材,如何应对高原多变的天气?孩子们的身体能否适应对抗性运动?家长是否支持?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红星女足队员达瓦卓玛(右一)在校园足球班级联赛中射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当地农牧民家庭的孩子,装备和训练费用都需要老师自己去拉赞助。”桑成和同事跑班级、走家访、作动员,还联系爱心企业捐赠,解决了球队没有装备、训练器材,甚至没有训练用球的问题。
13岁的藏族女孩央穷来自一个单亲牧民家庭,父亲早逝,只靠母亲一个人维持家里的生活。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央穷一家从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乡下搬到了学校附近的安康社区,妈妈也在县城里找到了一份家政工作。
“一开始告诉妈妈我要踢球,她还比较有困惑,问我踢球会不会影响学习。”央穷告诉记者,通过桑成到家里家访,讲明训练的安排和踢球的好处,她的母亲才同意她踢球。
终于,在召集了30多名小队员后,高原上的红星女子足球队成立了。
从0到100的热爱
作为甘孜州第一支接受系统训练的小学女足,一切从零开始。桑成和同事从规则性游戏教起,逐步过渡到体能和技能训练,并带领球队走出色达县,前往成都市开展交流训练。
2020年11月,在色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桑成(右一)在给女足队员们做足球技术动作示范。新华社发 “球队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队长扎西措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前往成都温江训练,球队会与其他学校交流,“老师们还带我们去品尝美食、观看电影、参观篮球比赛,假期生活非常丰富”。
2022年,桑成结束了2年的支教回到成都,但红星女足依然是他心中的牵挂。
“这两年足球队经常到温江集训,桑老师都会来现场继续给我们训练,在甘孜州足球比赛上桑老师也跑到康定为我们加油助威。”扎西措说。
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红星女足的小队员们逐渐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红星女足队员央穷(左一)在训练开始前进行热身运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如今,央穷的脚法已经十分熟练,颇具大局观,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队员之一。每当训练结束,她总是开心地帮助老师收捡器材,“每天的训练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央穷说。
和央穷一样,对于这群高原孩子来说,足球已经慢慢变成了她们最好的朋友,球队人数也发展到了100多人,形成了梯队。
这几年,她们多次走出色达县,参加各类比赛。“我们的队员刚到低海拔地区身体不适应,但是只要休整7到10天之后参赛,体能优势就非常明显,全程都在冲刺。”色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主任(挂职)曾兵是球队教练之一,对于队员们的进步,他感到非常惊喜。
在色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德育主任曾兵(中)观看女足队员们训练。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2024年甘孜州第六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红星女足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小学女子组足球比赛的冠军,央穷在比赛中打入了6个进球。
曾兵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一批批对口支援工作队的接棒努力下,学校建起了标准足球场,球队装备和训练费用也得到了保障,球队成绩不断提高。
如今,央穷的爱好也得到了妈妈的支持。“教练会把比赛录像给妈妈看,她看到我进球就很高兴。”央穷说。
看一看更广阔的天地
除了足球带来的快乐与成长,小队员们还通过足球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今年小学毕业的女足队员桑基准,进入温江中学实验学校就读和训练,继续追逐她的足球梦。
“在成都学校的学习和训练水平都更高了。”在成都学习了近一个学期,桑基准经常会给曾兵和其他小学老师们打电话,让他们放心不要牵挂,桑成也会不时到学校看望桑基准。
“通过对口帮扶工作,未来我们将接收更多符合条件的高原学生到成都温江区的学校就读,继续培养艺体特长。”色达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挂职)陈峥说。
在11月底的“贡嘎杯”预赛中,红星女足取得了两胜一平两负的成绩,在小组成绩中位列第四,跻身四川省24支队伍16强的行列。
红星女足教练刘虹(左一)在训练结束后和队员们一起鼓劲。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第一次参加四川省最高级别的小学足球联赛,也让不少小队员加深了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足球的魅力,不仅是技巧的较量,更是意志与团队精神的较量,无论胜败都要坚持。”队员西姆说。
虽然没有最终进入决赛,但对这个成绩,如今的球队教练、同样从温江区前来支教的刘虹仍然感到非常满意。“她们通过足球学会专注、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学会坚韧不拔。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足球到外面去闯荡一番,看一看更加广阔的天地。”刘虹说。
除了足球,如今,更多种类艺体教育的发展也正在改变着雪域高原教育的面貌。在甘孜州,从传统藏戏到流行街舞,从足球到篮球、羽毛球,艺体教育已经成为高原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将为他们的未来开辟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