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闻仲看成是三国里的诸葛丞相,纣王看成阿斗,把闻太师西征对应诸葛丞相北伐就明白了。
诸葛不会放弃阿斗,所以闻仲也不会放弃商纣。
原著中闻太师是托孤大臣,是商朝支柱一般的存在,是商朝上上下下的精神以及战力图腾。
商纣宠信费仲尤浑两个奸臣,因为闻太师不在家。
苏护被迫献出女儿妲己的时候,想闻太师。
梅伯被商纣削去上大夫职位受炮烙之刑的时候,想闻太师。
黄天虎、杨戬眼看纣王荒淫无道残害忠良的时候,想闻太师。
比干被挖心的时候,还是想闻太师。
闻太师回朝后:
闻太师:要废炮烙。纣王:好好好。
闻太师:要填虿盆。纣王:好好好。
闻太师:酒池肉林都别弄了。纣王:好好好。
闻太师:开仓赈民。纣王:好好好。
闻太师:广招贤良。纣王:好好好。
闻太师:纳忠谏开言路。纣王:好好好。
闻太师:废妲己杀费仲尤浑拆鹿台。
纣王:鹿台好贵的,舍不得拆。妲己好美的,舍不得废。费仲尤浑是我好朋友啊,能不能不杀?商量商量嘛!
闻太师:不能!
纣王:哎呀,再商量商量嘛!
费仲:闻太师你竟然逼着陛下答应你的奏疏、逼着陛下休皇后杀大臣。你大不敬。
闻太师:揍你!
尤浑:闻太师当殿毁打大臣,打费仲就是打陛下。
闻太师:你也欠揍,我打!
闻太师:把这两货出午门斩了!
纣王:费仲尤浑俩傻子,你俩这时候出头干啥?自取其辱。
纣王:太师说得都对,我都听你的。你看费仲尤浑虽然冒犯你,但这罪不至死嘛!让法司按律法重审,要是按律当诛那就当猪。
黄飞虎反出朝歌后,闻太师的反应是:此是天子负臣,故当赦宥。只谈天子之过,不言飞虎之逆。
然后纣王默认了。
纣王无论多浑多无耻,到了闻太师这就是乖乖罚站小学生。闻太师说啥是啥。
闻太师伐西岐前:你要听忠臣的话,好好的,我半年就回来了。
纣王:太师你放心。我听你的。
次日朝贺,将出师表章来见纣王。纣王曰:“太师要伐西岐,为孤代理。”命左右:“速发黄旄、白钺,得专征伐。”太师择吉日,祭宝纛旗幡。纣王亲自饯别,满斟一杯,递与闻太师。太师接酒,躬身奏曰:“老臣此去,必克除反叛,清静边隅。愿陛下言听计从,百事详察而行,毋令君臣隔绝,上下不通。臣多不过半载,便自奏凯还朝。”纣王曰:“太师此行,朕自无虑,不久候太师佳音。”命排黄旄、白钺,令闻太师起行。
闻太师战死后。
纣王:呜呜,我前天还梦见他了。我要替他报仇!
纣王大惊:“孤数日前,恍惚之中明明见闻太师在鹿台奏朕,言在绝龙岭失利,今日果然如此!”纣王着实伤感。王问左右文武曰:“太师新亡,点哪一员官,定要把姜尚拿解朝歌,与太师报仇。”
小说里的设定是,闻太师是才能、人品、威望都在商朝达到顶点的人臣。如果不是因为他一直忙着西征东伐不在朝歌,商纣就没有变坏的机会。如果他一直在朝歌,变坏了的商纣也能在他的英明辅助下变好。
在闻太师眼里,纣王犯过的错误,他会陪着纣王一起去弥补。纣王的过失,他可以帮着他一起改正。
而在闻太师面前的纣王,确实也愿意听从闻太师的教诲改正自己的过失错误。当然前提是闻太师一直在他身边。
二人之间不止是君臣还有父子之情。
所以,你说闻太师为什么这么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