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官庄村位于泰山区西南部,属泰山区、高新区、旅游经济开发区三区交界地。近年来,大官庄村走稳走实“抓产业、上项目”发展路径,独资160万元成立泰安强基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大官人家”“味馨园”煎饼品牌,成为泰山非遗煎饼的“新生力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为此,政协委员积极倡议,开展“做厚煎饼产业,引领强基富民”主题协商活动,充分赋能煎饼产业腾飞新动能。
“线上线下”齐调研。广大政协委员聚焦主旨议题,积极开展商前调研活动,通过“线下”实地走访煎饼厂、景区旺铺,“线上”查阅京东、天猫、淘宝等网购平台,找准大官庄村煎饼产业“三大短板”。产品同质化。横向对比市场同类产品,大官庄村现有的20余种口味与市场同类产品重复度较高,没有根据南北地域、年龄层次等不同消费群体进行差异生产。工艺简单化。纵向对比市场高端产品,大官庄村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还有提升空间,没有具备核心专利的配料工艺、外观包装,在提升产品剩余价值上还需下功夫。销售单一化。大官庄煎饼主要依靠直播带货和内销等途径,尚未建立完整的现代销售体系,市场份额占有率不高。
“群策群力”聚共识。为解决以上问题,区政协委员与街道、村等各方代表共同召开“做厚煎饼产业 引领强基富民”协商议事会议。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积极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生产环节增效减本。依托强村公司平台,扩大现有400余亩原材料种植面积,试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亩产效益;注重技术改造,适时更新生产设备,优化生产环节,提高煎饼生产效率。产品品牌增类升级。充分发挥泰安煎饼“土特产”优势,擦亮“大官人家”“味馨园”现有品牌,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研发新口味、新品种,融入泰安特色元素,推动煎饼产业发展。销售市场增点扩面。乘势泰安“跨年晚会”等顶流机遇,争创“泰好吃”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参加产品展销等推广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借助驻泰高校“睦邻”优势,巧搭轻学教育基地,抢占大学生潜能市场。顺势研学热潮,开放煎饼制作流程,开发互动制作环节,延展煎饼产业链条。
“三拓三增”见质效。徐家楼街道和大官庄村协力抓好协商成果转化落实,通过“拓销路、拓设备、拓市场”,初步实现“产品增、品质增、销量增”的高质发展态势。开通“泰山兵支书”助农直播间,打开线上销售渠道,截至2025年1月,直播间粉丝已突破1.2万人,煎饼线上销量占产量的比例已达到20%。更新自动化生产设施,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自筹资金,先进的自动化煎饼生产设备陆续进厂安装调试,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人力成本显著降低,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稳定一线供货来源,煎饼厂与周边农户顺利签订订单农业合同,农户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为煎饼厂供应优质且价格稳定的原材料。
徐家楼街道将依托“有事多商量·泰山协商”平台,进一步深化各方合作,挖掘煎饼产业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做厚煎饼产业,推动煎饼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田中凯 宋秀君)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