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自2021年起,每逢春节档结束后便会在第一时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盘点去岁电影市场问题,分析今次春节档得失,并对新的一年电影市场做出展望。

专访以上、下两篇的形式刊发,本文为上篇。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从1月28日至2月4日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达95.10亿,观影总人次1.87亿,总场次数346.8万场,平均票价50.86元,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


2025年春节档刷新中国影史多个记录

整体看来,2025年春节档票房表现卓越,在头部影片的强势带动下,档期票房、人次成绩大幅创新高,给2025年电影市场带来了一个热闹的“开门红”,也展示出中国电影市场具备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已超越之前的纪录保持者《长津湖》的票房(57.7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的新晋冠军,上映9天总票房突破62亿元。

目光回到2021年,春节档票房超78亿元,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创纪录。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给出的观察是影院复工复产后产业生态还很脆弱,“中国电影市场要团结,要协力保大盘”。

2022年春节档票房报收60.35亿元,较上年有所回落。她在采访中直指档期平均票价涨至52.80元,导致电影的聚客能力在下降。“春节档观影的主力人群以随机选片的家庭观众居多。一张票价单价过百,对于一个三口之家而言,是不是还要看这场电影就要画上个问号。”

2023年春节档票房报收67.58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她认为,“这显示出中国电影的人才还在、影院还在、观众还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年初的采访中,她便精准预测了当年全国票房总收入为550亿元,几乎完全押中了实际数字549.15亿元。

2024年春节档票房为80.16亿元,档期纪录再次被刷新,却也出现了《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等四部影片相继宣布撤档,中国影史上头一遭的尴尬事件。她就此反问,他们在宣布定档时充分考虑到春节档观众的观影需求了吗?“春节档影片首先要有高辨识度的标签,低频次观众尤其注重观影体验,为什么要为一个完全陌生的产品买单?”

通过在特定节点的持续对话,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学者,支菲娜对于电影市场的言说向来既肯定成绩,亦从不回避问题,更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已然形成了前后足堪互证的“合订本效应”。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

【对话】

创纪录,让业内外重新定义中国电影

澎湃新闻:非常高兴可以在蛇年春节档“鸣金”,但尚未“收兵”之际再次同你做专访。从1月28日除夕到2月4日大年初七,档期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刷新中国影史纪录。请先做一整体评价。

支菲娜:很高兴,也减轻了不少之前的担忧。2025年春节档比往年同期更特殊一些,可以说是要打一场中国电影的“存亡之战”。电影界拿出了最好的储备来应战,如果还是打不赢,恐怕影响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众所周知,2024年中国电影遭遇了一些“黑天鹅”事件,票房成绩跌出预期、投资环境恶化、一些大投资作品难产,加上消费降级、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叠加,行业内外质疑唱衰的声音不少。

而这个春节档创造了超出此前所有预期的成绩,不仅帮助从业者重塑信心,也帮助顶层设计、资本重新认可中国电影,更让外界重新定义中国电影,有望改变电影的困境和处境。所以,这次是中国电影针对2024年年中以来颓丧趋势的“绝地反击”。

数据说话:一是整体票房、观影人次刷新2024年春节档纪录,再创新高。在8天时间内票房突破95.10亿元、共1.87亿观众走进影院;二是6部影片总体将产生超过150亿元票房,也超过了2021年春节档7部影片合计总票房130亿元的历史高点。尤其是《哪吒2》有可能摸高单片100亿元。这超越了大家的想象力。

三是营业影院数最高达到1.26万家,超过2023年历史高点的1.22万家,也超过近一年来日常营业影院1.19万家的高点。除了新开业的,也有一些长期“休眠”的影院趁着春节档期间重新打扫庭除开门迎客。虽然类似的情况往年也有,但今年比较明显,原因就是影院经理事先就看准了这个档期都是强片,肯定可以卖座。

四是与往年常常出现的“双雄”局面不同,今年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家独大”,并在节后冲击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刷新了《长津湖》创造的57.75亿元票房纪录;

五是市场不仅正月初一当日破18亿元纪录,而且连续7天日票房破12亿元,这实在是值得骄傲的成绩。


《长津湖》贺《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澎湃新闻:我记得往年春节档,都有反映票价高的问题,但今年这好像没有形成话题。

支菲娜: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达50.86元,比2024年同档期49.18元高了不少,但没怎么听见观众抱怨票价贵,可以说是逆消费降级趋势而行。

我想这里面的原因有三:最主要是观众的感受不是“货不对板”而是“值回票价”,愿意为高品质的影片买单。我实地看到,连续好几天,早晨8点的影院,已经拥挤得像菜市场了。我们甚至看到中原大省的省会郑州,把河南省人民会堂改造成能容纳两千人的放映厅专门放《哪吒2》,一样是观众络绎不绝。

其次是除了《熊出没》是常规制作,其他五部影片都是高格式重工业化作品,面粉贵,面包自然就贵;

再次是国家电影局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等单位推出了高额优惠活动,全国各地管理部门也推出了各类实惠的电影消费券,观众切实地薅到了羊毛,“体感”票价有所降低。

澎湃新闻:《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占到了“半壁江山”,而投资最大的主旋律国产大片《蛟龙行动》的票房则实在难尽人意,出品方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大年初三路演现场激动发声,表示“打一星的都是‘黑水’”。你怎么看?

支菲娜:这也属于市场反应层面的问题。应该说目前的舆论批评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还是就影片说影片,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尽管有一些片方认为遭遇了“黑水”,但我认为目前的评价和口碑基本反映了各类型观众的真实感受,并没有出现某些年份春节档“泼脏水”“贴标签”“站立场”、盯着别人屁股歪不歪的舆论恶战现象。

另一方面,片方也都很有骨气,“挨打要立正”。《蛟龙行动》在观众口碑和市场表现上虽不如预期,但片方绝不撤档,没有出现往年“打不过就跑”的连锁反应。


截至2月5日16点,电影《蛟龙行动》票房破3亿

既要有炸街的,更要有基本盘

澎湃新闻:请你点评下今年春节档影片,有没有一些新的趋向?

支菲娜:一是,只要认真创作,市场会回馈更多的可能性。好电影依旧有无限可能,这也体现了电影“造梦”的本质,天马行空、难以捉摸又令人迷恋。谁能想到哪吒这样的三岁小孩能成“救市主”呢?

二是,除了期待《哪吒2》这样突然跑出来炸街的,春节档也需要更稳固的基本盘。这个基本盘就是贴近观众需求的、十数年如一日认真踏实做商业片的市场主体和创作者。《唐探1900》这样的合家欢型纯商业片能满足各年龄段观众的需求,《熊出没》主要受众是长期积累的“混小孩桌的”。往年的春节档也是如此,关注最大公约数。今年也是如此,只是团队能力的高低不同,所以市场表现各异。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6日18时46分,影片《唐探1900》票房突破25亿

三是,要诚心诚意地倾听观众,否则观众就会“你不尊重我,我不尊重你”。这几年观众心理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比如,观众现在已经很反感“爹味”说教了。可是一些创作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以为能像从前一样单凭个人品牌就有号召力。

比如,不要主题先行。前几年,我们通过强大的行政力量推举了不少“重大”“重点”题材,打造了学界称为“新主流大片”的盛况。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也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打造本地大制作甚至上演抢项目大战,取得了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但从这两年的“新主流大片”经验教训来看,不是挂上“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明星阵容”的标签就能赢得观众的认可。核心还是看故事讲得是不是打动人、声画呈现是不是震撼人。居高临下,不尊重市场、不尊重观众,市场马上给你颜色看看,年轻观众马上玩别的去了。

无论创作者、宣发方、影评人还是管理者,每一次都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来面对创作、面对市场,要学会保持年轻的心态,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电影语言讲述他们愿意亲近的故事,传递年轻人认可的价值观。饺子、陈思诚都不到48岁。虽说创新能力与创作者的年龄并不直接画等号,比如张艺谋导演这几年的创新也获得了年轻观众的认可,但毋庸置疑,年轻的创作者天然能更接近年轻观众。观众越年轻,电影产业越有延展性。

澎湃新闻:谈到同年轻观众群体的心灵对接,我记得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2014年就提出要和年轻人合作,面向年轻人,做年轻的电影。这一次《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预期观众有可能超过2亿人次,怎么评价?

支菲娜:《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显示出长期主义的胜利,我们不能只看到它在这个档期成为最快破40亿元票房的电影,更应该看到出品方光线传媒在2015年就成立了彩条屋,发力动画电影制作。在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就突破5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发力,这个IP的打造很成功。我们从这几年光线影业的产品反响能够看出来,他们很重视研究年轻观众,打法也极富成效。所以从这几年影视公司的财报来看,光线也是最好看的。

2021年10月,我在横店的全国电影看片会上和行业探讨过“中国电影还有多大可能?”并且列了参照系:2020年的《鬼灭之刃》吸引了日本人口占比22.7%的观众观影,2016年的《星战:原力觉醒》吸引了美国人口占比33.7%的观众观影。影视强国的这些近年影片都有极高的本土号召力。照此推算,优秀电影仍有很大空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2亿人次观影绝不是每年单部电影的天花板。

中国电影的复苏还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定力

澎湃新闻:我记得去年春节档票房也破了纪录,当时你曾就此表示不能只看到破纪录,更要看到电影生态在变好。就今年春节档的情形,我们是否可以对今年电影市场的复苏有更加乐观的期待?

支菲娜:今年春节档是一个好的起点。这两年不少学者和从业人员因为2023年的成绩而盲目乐观,又因为2024年暑期档以来的市场清冷而盲目悲观。我想,还是要站在摸清、尊重电影产业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从产业经济学来讲,电影本身是“幼稚产业”,尤其仍然没有摆脱疫情导致的“特困行业”标签,加上注意力经济发展方向的转移,中国电影的复苏还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定力。

澎湃新闻:春节档票房喜人,但我们其实都有一个隐忧,怕院线仍旧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在你看来,今年会不会延续去年的情形——火热的春节档过后,还会迎来一个比较长的“冷档期”?

支菲娜:春节档是中国特色的电影档期,国产影片的竞争白热化,进口影片不太会冲入厮杀。春节档的市场空间释放完毕后,通常会进入大家常说的“冷档期”,没有国产大片投放,“片荒”周期长至清明档。一些中小体量的国产片会选择这个时期搏一搏。一般会在每年的“两会”之后,有不少优秀的进口影片入市。比如2024年3月22日上映的《功夫熊猫4》、2024年3月29日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等等。

今年《哪吒2》的市场热度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能缓解“客荒”。同时,美国大片《美国队长4》较往年有明显提前,定档2月14日,能带来不少粉丝客流。另外,《花样年华》25周年导演特别版也会通过分线发行的方式在同日上映,王家卫《繁花》的热潮还未退去,影片本身也有浓烈的怀旧气氛和回味悠长的爱情元素,希望会有较好的反响。


2月14日,《花样年华》和《美国队长4》将同日上映。

疫情过后的这两年,大量积压的影片得到了释放,同时人们自然也会有担心,中国电影库存的弹药还够么?早先,有位业界的前辈说过一句话,没好片子,影院就是一排排椅子。目前看今年将要上映的片单还不够丰富,很多影片还没做完后期。相信在蛇年春节档成绩的信心提振下,大家会加快生产速度,但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还得发大力。

我一直抱持的观点就是,电影本不是年节型消费。这几年,春节看电影成了新民俗,有利有弊。很多人一年只看一次电影,就是在春节。以前只是一些影院“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现在演变成了全行业从制片到宣发到放映再到媒体报道的节假日集中“堆高”,就像有人过节暴饮暴食吃肉、日常穷得只能喝汤,身体和钱包哪个都受不了。2023年起管理层和业界联手推动“周末档”消费,培养观众日常进影院的习惯,但因为内外因素影响,效果还不明显,今年还得继续想办法。

当然基础还是行业自己要有定力,影院更要认真对待创作生产,让更多的资金回流到创作方。前几天,有影院一天就排了99场《哪吒2》,不给其他电影排片空间,显示这家影院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也显示出影院经理不懂行、不尊重行业规律、更不尊重制片方。

不能仅盯住票房一个维度,好莱坞已经转换赛道

澎湃新闻: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已经超过北美票房成绩,暂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怎么看待这件事?

支菲娜:冷静。尽管去年中国电影票房成绩出现不小的下滑,但我们仍旧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分庭抗礼之势也并非起自今日。况且,每年春节档都是中国票房最高的时候,才刚刚起跑,跑到一半落后的局面也很常见。

另外这两年我通过各种场合都在普及的一个观点,就是好莱坞已经转换赛道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单单纠结着电影票房这一个维度?

澎湃新闻:此话怎讲?

支菲娜:应该说美国已经完成了好莱坞的自我更新,进入“后好莱坞”时代。

2021年1月,好莱坞吸纳Netflix成为“六大”电影公司。2024年9月又吸纳亚马逊米高梅成为“七大”。美国电影协会的标语从2021年起就换成了“我们是全球电影、电视和流媒体产业的主要倡导者”。好莱坞已经给到流媒体以和传统影视并驾齐驱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反观我们,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短视频、游戏等等分归不同的部门管理,一方面各自都有充分的人手和职责,另一方面条块分割的弊端也是明显的。

2023年,Netflix推出了成本高达1.6亿美元的科幻片《月球叛军:火之女》,鸿篇巨制《奥本海默》《长津湖》的成本也不过如此。但Netflix完全放弃影院收益,只在流媒体回收成本,这种案例还有很多。更不要说老生常谈的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冰雪奇缘》的艾莎同款公主裙畅销全球。

而反观我国,无论是电影界内还是社会各界、大众媒体,还是都只关注票房高低,谷子(源于英文Goods的音译,是二次元领域的一个衍生概念。“谷子经济”指的是与这些周边产品相关的经济活动,它折射出年轻一代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趋势)、相关旅游等引致消费的类项都是点缀。所以,春节档的成绩令人振奋、但不应该狂欢。

不仅Netflix,Apple、亚马逊等流媒体都在用全球资本、以全球最高昂的薪酬、聘用全球最优秀的影视人才、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挖掘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故事,来获取全球几亿付费观众。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沾沾自喜,甚至夜郎自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