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近日,据日本警察厅发表的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警方掌握的刑事案件数量达到了737,679起,比2023年增加了34,328起,这个数字已经是连续三年增加,并逼近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水平。其中,杀人、抢劫、不同意性交等重大犯罪案件为14,614起,较2023年增加了2242起。盗窃犯罪更是占据了总体案件的近七成,自行车偷盗案件数量高达174,020起,而铜线电缆等金属偷盗案件也较2023年增加了27.2%。这组系列数据不禁让人对日本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深感忧虑,并促使人们深入剖析刑事案件上升背后的多重原因。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日本社会的治安状况并非一贯稳定。二战后,日本经历了从战败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社会治安状况也随之波动。战后初期,由于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犯罪率一度居高不下。尽管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稳定,特别是1960年代至1980年代的高速增长期,日本的社会治安逐渐好转,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日本社会再次面临治安挑战。
经济因素无疑是导致日本刑事案件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大,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因为生计问题而铤而走险,选择通过盗窃等非法手段来解决生活困境。例如,盗窃案件中占比最大的自行车偷盗,往往就是一些生活困顿者为了获取快速经济利益而实施的行为。而铜线电缆等金属偷盗案件的增加,也反映出一些人在经济压力下对高价值物品的觊觎。
除了经济因素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变迁也对日本刑事案件上升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个人主义思想逐渐盛行。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使得一些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更倾向于采取极端手段。同时,社会对性犯罪的认知和态度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不同意性交”等罪名的明确和报警环境的改善,性犯罪案件数量激增,这也反映出社会对性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打击力度的加强。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新型犯罪提供了温床。网络诈骗、黑兼职等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一些年轻人为了快速得到高额报酬,前去应聘各种“黑兼职”,从而陷入犯罪泥潭。而网络诈骗等犯罪手段则更加隐蔽和多样化,使得防范难度大大增加。据日本媒体报道,去年网络非法资金转移犯罪案件数量达数千起,损失金额巨大,给日本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日本刑事案件的上升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全面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背景,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道。未来,期待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为民众以及旅居日本的外国侨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