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569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孩子自残,父母要避免这4种错误的应对方法

02、深入了解孩子自残背后的心理根源

03、孩子自残,父母该如何积极地应对?

01、孩子自残,父母要避免这4种错误的应对方法

青少年患者父母第一次发现孩子自残时,心里又震惊又慌张!孩子为什么要伤害自己?

可是,很多父母的应对方式是不对的,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以下4种:

第一种错误做法:父母完全慌神了,只要孩子不自残,他们啥都答应,慢慢地,孩子反而学会了利用自残来提要求。

有时孩子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要个新手机,想要一套手办等等,平时不敢跟父母提,结果父母一看到自己自残了,忙不迭就买回来了。

当然,绝大部分孩子一开始自残的原因,都不是为了要挟父母,是他们真的很痛苦。但父母的这种做法和态度,让孩子逐渐“习得”了这种方式。

第二种错误做法:父母心里很慌很心疼,但也很生气。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伤害自己是非常不理性、不懂事的,有的父母甚至以为这是孩子故意气自己。

他们忍不住怒斥孩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这是大逆不道!”

“你就是想气死我!”

“你想死,那你就去死!少在这里吓唬我!”

有的父母甚至可能会把孩子打一顿。

这种做法相当于在孩子伤口上撒盐,他们会更加痛苦,对父母非常愤怒,而且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他们从此会更加隐蔽地自残,绝不让父母发现,也更加自我封闭,不对父母表露真实感受和想法。

如果孩子的痛苦到了非常剧烈的程度,他们会偷偷决定自杀!



此图为AI生

第三种错误做法:父母故意装作没看见,表面上毫无反应,但心底里其实很紧张,偷偷查资料。

这部分父母有可能是一时之间懵了,不知道该作出什么反应,怕主动关注反而引起孩子的剧烈反应。

当然,有的父母可能真的不太在意,有侥幸心理,以为孩子就是青春期有点多愁善感、叛逆,学着别人割自己,不会动真格的,所以没有太当回事。

第四种错误做法:父母意识到要科学地应对这种情况,但他们没找到正确的方式,反而受到一些心理咨询师的误导,说“我要接住孩子的情绪”。

孩子痛苦地自残时,他们在旁边平静地看着,孩子自残完了,他们再平静地给孩子消毒、包扎。

这部分父母以为自己没有冲孩子发火,也没有表现出情绪波动,而是一直平和冷静应对,这就是所谓的“接住”了孩子的情绪。

其实,上面第三种和第四种做法,孩子心里往往感受到的是:冷漠。

孩子觉得:我那么痛苦,我都自残了,我父母还一点儿情绪都没有,还能那么平静!他们真是太冷漠了,他们根本就不爱我!

所以,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自残了,别被焦虑、恐惧和愤怒冲昏了头脑,也别被低效的、甚至是错误的所谓心理学知识所误导。

02、深入了解孩子自残背后的心理根源

那么,当孩子自残,父母到底该怎么应对?

在采取行动前,父母要先具备以下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深入理解孩子自残的心理根源。

很多父母想不明白,孩子割自己,鲜血淋漓的,他们不疼吗?不害怕吗?如果难过就做点开心的事情啊,伤害自己有啥意义?

其实,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对于情绪长期压抑、内心非常痛苦的人来说,自残不但不会让他们感到疼痛和恐惧,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心里的痛苦减轻了。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自残,伤痕累累的,说明他们已经痛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心理压力巨大,可惜父母忽视了。而自残是孩子的快速解压方式。

有的孩子甚至“自残成瘾”,看着自己的鲜血和伤口,心里反而觉得很轻松、很舒服,他们非常依赖这种方式来释放压力。

有的人一看到鲜血、血腥画面就兴奋,这就跟“自残成瘾”有关。他们的正性情绪跟鲜血结合了,看到血淋淋的场面反而觉得很痛快。

而且,父母要分清楚自残和自杀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两者的联系。

自杀是以结束生命为目的的,但自残不是。相反,正因为孩子还想留在这个世界上,但又感到非常痛苦,所以才用自残这种方式快速减轻痛苦。

如果孩子有一天发现,自残也缓解不了痛苦了,那他们采取自杀的风险就非常高。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自残时间长了,心理根源上的问题一直没解决,那最后就很可能走向自杀!

而且,这样的孩子大多都有“微笑型抑郁症”,也叫“阳光抑郁症”。他们平时表面看起来很正常,甚至很积极开朗,老师和同学根本没看出他们内心的痛苦。

他们也能保持表面上的正常生活、学习,成绩甚至可能很不错。说实话,就算父母带他们去主流精神科看病,大夫也未必能识别出他们是“微笑型抑郁症”。

有些孩子心里还会对精神科大夫非常不屑,觉得大夫也就那么一回事,认为谁也帮不了自己。

如果孩子从小成绩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那他们就更不愿意表露出真实感受,反而容易追求完美,有强迫型人格异常。

其实简而言之,就是父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处于什么心理状态,要意识到自己以前对孩子的内心真的太不了解了,还有很多功课要恶补。

03、孩子自残,父母该如何积极地应对?

父母有了上面的知识储备后,面对孩子自残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的具体方式进行应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