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车载显示设备仅限于简单的仪表盘LED显示,用以呈现车辆基本信息。1987年第八代丰田皇冠首次搭载的小尺寸彩色显示器,成为“车载大屏”时代的起点。然而,真正掀起智能车载大屏浪潮的是2012年特斯拉Model S。那时,特斯拉凭借一块17英寸竖式中控大屏,打破了传统汽车设计的桎梏,展示了未来智能驾驶舱的模样。
接下来的几年,车载屏技术在尺寸、分辨率、功能和交互方式上迅速进化。2013年,奔驰第十代S级轿车推出了双联屏设计,液晶技术的成熟和多媒体互联需求推动了车载屏幕的大规模普及。进入21世纪中期,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崛起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汽车座舱内的屏幕逐渐从信息展示工具向多功能交互平台发展,成为豪华与科技的象征。
在这个过程中,京东方凭借强大的显示技术实力,稳步走在行业前沿。作为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提供商,京东方深知车载显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屏幕,而是未来汽车智能座舱的“大脑”。通过与各大车企的深度合作,京东方将创新的显示技术赋能到智能座舱的方方面面,推动了车载屏技术从“显示”到“交互”的质变。在今年的CES上,展示出多达13款全球首发产品,全面引领行业潮流,让参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AR HUD赋能智慧驾驶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驾驶辅助系统的普及,车载显示技术逐渐融入了更多智能元素。京东方的AR 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技术正是这一趋势的先行者。北汽极狐阿尔法S5搭载的AR HUD系统,就是京东方在这一领域的成功案例。该系统通过将导航、车速和行车数据等关键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不仅能够提升驾驶安全性,还能让驾驶员享受更加便捷的驾驶体验。这种技术不仅让信息展示更加直观,而且极大地减少了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帮助他们集中精力在道路上,从而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柔性OLED屏带来沉浸式体验
除了AR HUD,京东方在柔性OLED屏技术上的突破也为智能座舱注入了新的活力。蔚来ET7和极氪001等高端电动车型都采用了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这些屏幕凭借其超高分辨率、低功耗和卓越的色彩表现力,为车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柔性OLED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清晰细腻的画面,还能够实现屏幕的曲面设计,使得车载显示屏与座舱设计更加完美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座舱的豪华感和科技感。
贯穿式长屏引领设计潮流
在智能座舱设计上,京东方也展现了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吉利银河E8首发的45英寸8K高清贯穿式长屏,便是京东方在车载屏幕设计上的一次大胆尝试。该屏幕将仪表、中控、副驾信息一体化呈现,形成了一个超大尺寸的无缝屏幕,不仅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感,还为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交互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功能分割”,使得座舱内的显示界面更加简洁、直观,重新定义了车载屏的智能化方向。
今天,车载屏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信息展示功能,正朝着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车载屏不仅仅是导航、娱乐的载体,还将承载更多的智能交互功能,甚至成为情感陪伴的伙伴。京东方在这一过程中,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的智能驾驶、智慧出行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