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启动了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惩罚性关税,特朗普的贸易战算是打响了。三国立刻宣布要实施对待报复措施,而且语气和调门似乎比应对特朗普上一个任期的时候要坚决和果断得多。


贸易战是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公开强调的打法。按照他的说法,美国在对外贸易中吃了大亏,加拿大一直在虐待美国,严重的逆差,损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健康性。在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中,贸易战几乎是单纯指向中国的,这次扩大化了。有分析认为,特朗普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中国通过加墨两国向美国转口,从而避免惩罚性关税。还有人认为,特朗普认识到上一届贸易政策已经失败,他不得不扩大打击面。这样必然得罪更多的人,从而让美国陷入更加孤立。加墨两国立刻宣布了反制措施,规模都超过一千亿美元。看来,即使这两个弱小的国家对他的霸道也已经忍无可忍,被迫搞一场绝地反击。

至于中国对美国的报复,可选择的空间就更大。我们不但可以报复大豆、牛肉之类的初级产品,还可以扩大稀土材料禁运,让F35之类武器的生产制造面临更大的困难。

有几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首先是特朗普为什么在2月1号这个时间点推出惩罚性关税;第二是美国内部会不会接受这种颠覆性的贸易政策;第三特朗普下一批上惩罚性关税的受害者可能是谁?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表示,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税,没有改过口。但是对中国,特朗普的说法是产生过变化的。他在当选之后,公开表示自己和中国领导人通了电话,讨论了关税问题,而且谈得不错。特朗普还曾经表示自己宁愿不向中国征税,这暗示着他向中国提出了一些交换条件。如果中国答应,他可能考虑推迟加收关税。这些条件是什么?特朗普并没有公开。我们推测无非是配合他结束乌克兰战争,放弃战略高技术产业,甚至是放弃对台湾的主权等等。很显然,中国拒绝了他的这些无理要求。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必然导致美国内部的通货膨胀问题进一步恶化,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的三个最大贸易伙伴。加墨两国的很多对美贸易,实际上也和中国有关。商家从中国进口半成品,在墨西哥组装加工之后,作为成品向美国出口。可以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规定,享受很低的税率。如今特朗普一下子加了这么高额的关税,是要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的。有相当一部分特朗普的支持者,并不知道羊毛到底出在谁身上。

他们简单地认为,既然是对中国产品收税,那自然是中国来承担税金了,但实际上这笔钱是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所以新一轮通货膨胀就在眼前。特朗普甚至连从加拿大进口的石油产品都要加税10%。最近通过小红书对账,人们才知道,美国境内的生活消费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程度。继续上涨,将导致美国大批底层民众活不下去。特朗普对此是有预案的。2月2日,他公开表示,关税痛苦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必由之路。他可能会把底层怒火引向外来移民,特别是华裔。


至于特朗普下一次关税大棒会抡在谁的头上?从他的竞选表态来看,欧洲中招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特朗普已经多次抱怨,说欧洲国家不要美国的任何东西,不要汽车、不要农产品、也不要酒类。所以他下一步朝欧洲征税的可能性更大。欧洲与美国之间还有一个乌克兰政策的一致性问题。特朗普也可以用关税牌来压迫欧洲就范,同意他提出的乌克兰停战方案。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不会让美国自身受害,这是一个根本不用讨论的问题。纽约时报指责这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贸易战政策。任何时候关税都是双刃剑,对于美国这种制造业能力衰退,难以实现进口替代的国家来说,效果会更加明显。

中国的报复性措施从特朗普取得竞选胜利的那一刻就开始在准备了。虽然看起来中国出口多,美国出口少,但是美国的这一部分出口,同样会影响到相当大一批人的生活。美国一些农业协会已经公开表示,不希望成为贸易战的牺牲品。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内有着完整的供应链,就算国际贸易受到比较大的打击,也能够调动国内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保证出口从业人员的正常生活。中国出口的很多产品是不可替代的,哪怕涨价,美国人也得买。所以惩罚性关税所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美国消费者单方面吃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