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怎么还有人年龄不一致呢?我爸最近接到他们单位人事部门的电话,说他档案年龄是65年4月,身份证年龄是66年5月,需要按照档案为准,让我爸准备退休的事宜,咋回事?难道身份证不作数了吗?我爸还想多干两年呢!”

众所周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均按照身份证年龄为准,可是,为啥到了退休的时候,身份证年龄不作数了呢?尤其是在2025年,渐进式延迟退休落地以后,该怎么确定延迟退休年龄呢?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深度解析:



01,身份证与档案年龄不一致的现状与成因

身份证年龄已经被大众接受,可档案年龄很多人却比较意外。人事档案是记录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重要信息,比如说求学、参军、入职、提干等资料。

本来这两类年龄是一致的,毕竟,任何一个人出生年龄有且仅有一个。

为啥不一致呢?就是因为过去都是手动录入户籍,管理不够规范,部分人为了接班进厂、提前上学等,谎报年龄,修改自己档案年龄,于是,就造成了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样。

有人或许会说,甘蔗没有两头甜,既然当时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修改的年龄,那么,退休时就不应该再考虑。这话有道理,别急,针对于这些现象,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这就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02,身份证与档案年龄不一致的认定依据

当前关于身份证与档案年龄不一致时退休年龄认定,以档案最早记载年龄为准。

如果没有人事档案,比如说部分灵活就业人员,他们退休时,就以身份证年龄为准。

以上述网友为例,如果身份证年龄是66年4月,这个年龄可能是他真实年龄,但是档案年龄最早最先为65年4月,那么,他只能按照1965年4月出生来认定退休年龄。

按照男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节奏来看,1965年4月出生的,可以延迟1个月,那么就是2025年5月退休。

假如说这位网友非得想要延迟2年退休,也不是没有途径,而是得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明确延迟退休时间,最长不得延迟3年。

或许很多人想着能早退休,但是,现实中还是有部分人渴望延迟退休的。这部分人可能在企业技术岗位、中高层岗位,他们多工作一年的收益、权力与荣耀,可比退休后养老金来得更直接,延迟退休的心态也是能理解的。



03,退休年龄的选择主要看自己

作为参保人,在2025年新制度之下,我们还是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可以弹性提前退休、弹性延迟退休,个人应全面评估自身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与职业发展前景。

如果健康状况良好、经济压力大且职业发展有上升空间的,可考虑依据较晚年龄退休,以获取更多经济收益与职业成就。

反之,身体欠佳、经济条件允许且渴望享受退休生活的,可选择较早退休。此外,个人还应重视档案管理,及时核对与纠正档案中年龄等关键信息,避免退休时因年龄不一致产生困扰。

好了,关于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一致的事儿,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关注,你的点赞、转发,都是我更文的动力,感谢有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