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央视春晚已经落幕,但各地分会场的春晚效应还在持续发酵。
1月30日(大年初二)至2月12日(正月十五)期间,每日10:00~22:00,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主舞台向市民开放。现场的舞台造型、地面LED屏、灯箱都完整保留。夜晚,重庆在朝天门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还将举行无人机表演,预示着春晚这道中国人全年最丰盛的“年夜饭”还在继续。
然而,对已经前往两江汇合处看过无人机表演的本地和外地游客来说,大概率是不会再去第二次了。
不是重庆夜景下的无人机表演不够震撼,而是回家或回酒店的路太难了。
今年春节一家三口从南京自驾回重庆老家过年的何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叹道,这次回乡行程圆满,一家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但这温度更多是亲朋好友带来的,重庆冬日里的城市温度还有待提升。
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重庆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在重庆的游客花费261亿元,同比增长11.5%。同期,重庆无论是游客量还是游客花费的同比增速都远超全国增速。
图片来源:新华社
尊重原住地的商文体旅餐融合
放大春晚效应,重庆有备而来。
“充分承接放大春晚IP流量效应,变‘春晚流量’为‘消费流量’。”早在1月16日,在重庆火锅年欢节暨迎春宴席展开幕仪式上,重庆市商务委、重庆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均明确表态。
民以食为天。重庆美食作为第一棒,开启了一场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商、文、体、旅、餐融合的春晚流量效应大餐。
火锅是重庆美食最拿手的名片。此外,由重庆市商务委和重庆市文旅委联合打造评选出的重庆菜“渝味360碗”也集体亮相。饕餮盛宴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除了美食,乐购、欢娱、运动是拉动春节消费的另外三大法宝,今年重庆首次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给消费打了一剂强心针。
长嘉汇购物公园是离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主舞台最近的商业体,由国家4A级景区弹子石老街和时尚坊商业配套两部分构成。在长嘉汇购物公园,莺花渡弹子石火锅店内靠窗的位置可以欣赏重庆大剧院和朝天门码头夜景。1月24日,莺花渡弹子石火锅店店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夕近200张桌子已预订满员。
购物公园内,“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重庆”的灯箱广告随处可见。该购物公园市场部有关人士介绍,春节活动多达30+,包括2米长的巨型鱼灯表演,还有孔明灯祈愿、祈福火、银火夜狮等。1月27日,长嘉汇购物公园就发出预告,除夕的营业时间延至次日凌晨1点,和春晚同步。街区和新年灯会更是24小时开放打卡。
在春晚拉动下,重庆市商务委发布,从1月27日至2月4日,重庆中心城区的各种迎新消费活动接近百项。其中,春晚主舞台所在的重庆南岸区有9场,光灯会就有3场;重庆两江新区发放通用消费券、体育专用消费券和运动项目体验券,领券后购买150元的体育运动大礼包,市民只花一分钱。
如果说看春晚无人机表演是为精神消费买单,那么,“以旧换新”换的是实打实的物质消费,成为了刺激消费的助推器。
1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参加重庆市商务委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重庆在国家明确的冰箱、洗衣机等12类基础上,因地制宜扩围将饮水机、净饮机、空气净化器、投影仪、蒸烤箱、智能扫地机器人纳入“以旧换新”实施范围,在支付方式上也更加多元便捷。
据重庆市商务委统计,2024年,“以旧换新”相关政策拉动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位列全国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位。
多部门协力保障下,除夕,7分钟的春晚重庆分会场演出亮相。据重庆市文旅委公布,“让世界看到重庆”话题全网传播量7.2亿次。有日本观众留言:“整体场面宏大,巴黎奥运开幕式也比不上。”
春晚成了引流利器。重庆市文旅委统计,春节假期,重庆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如果平均一人一次来重庆,8天假期的游客量比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公布的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万还要多。
春节假期,在重庆的游客累计花费261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南岸发布官微统计,春晚舞台所在的重庆南岸区接待过夜游客量激增40%以上,春晚舞台周边区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了两倍多,沿线主力餐饮门店营业额累计同比增长近20%,高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在85%以上。
对春晚效应激发的消费活力,重庆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立新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是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新情感文化消费需求的尊重与重视使然。
3000万人次游客进城大考
千厮门大桥、麻将、洪崖洞、辣椒、变脸、摩托车、铜梁龙、重庆话……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组合起来,就是春晚里的重庆模样——热辣、年轻、充满活力。即便重庆早已成为年轻人打卡必选地,有人依然在网上留言:春晚展现的只是一面,远远没有抵达重庆魅力的终点。
如何借春晚效应把客人留住,尤其是带红主城以外的周边,重庆的文旅从业者可谓绞尽脑汁。
首先,重庆首创了“春晚分会场舞台游”,把舞美、灯光设计、舞台造型的红利吃尽。据重庆市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建筑材料科负责人介绍,分会场演出结束后增加了安全围挡、照明设施和公益宣传,增设了出入口。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的视频显示,1月30日是春晚重庆分会场主舞台开放日,现场排起了长龙。
其次,重庆市文旅委推出了“跟着春晚游重庆”。1月30日,首站推广重庆北碚区。在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北碚“腊梅仙子”邓纪会作为奋斗者代表和重庆籍演员蒋勤勤、田亮、周也共唱了《向新而行》。接下来,大足石刻、重庆两江游、十八梯景区等春晚打卡点陆续推出旅游线路。
“这次筹备春晚,虽然是在冬天,但重庆依旧充满温度。”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总导演顾志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春晚重庆分会场是以一个外地游客来重庆体验新春庆典为故事线,打造出充满温暖赛博感的视觉奇幻秀。”
然而,“跟着春晚”还没走出重庆主城,已有不良商家狠狠宰客,高价贩卖除夕当晚无人机表演观赏地和拍摄机位。
在节假日应急突发中,交通保障跟不上是这次春晚效应放大后的又一问题。
重庆从1月28日(除夕)17时至次日2时,包括春晚分会场所在地的长嘉汇商圈、弹子石老街、南滨路以及朝天门广场、大剧院等实施交通临时管控,目的在于减少人流聚集。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亲眼目睹跨年无人机表演,长嘉汇商圈路段依然人山人海。除夕当晚表演结束后,重庆轨道交通营运时间延至次日凌晨1点,且在弹子石站打开闸门让大量乘客免费通行,以尽快疏散人流。
但后面持续多日的无人机表演结束后,游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记者曾在1月30日(大年初二)陪外地朋友再次前去弹子石老街观看,结果去回程均遭遇打车困难,公交车班次太少,大量游客滞留在南滨路。由于无人机表演持续到正月十五,私家车前往南滨路长嘉汇路段的停车位受限,弹子石地铁站距离无人机观赏位置较远,重庆爬坡上坎的地形让不少外地人直喊吃不消。
事实上,除了长嘉汇购物公园,南滨路沿线还有开埠遗址公园、龙门浩景区、东原1891商场等打卡点。多位滞留游客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开通南滨路景区摆渡旅游大巴,在每个景区门口设置淡旺季班车时刻表循环发车,高峰期加大班车密度,让游客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作为8D魔幻城市的重要一环,人满为患造成交通拥堵也体现在重庆长江索道。春节前后叠加寒假高峰,游客到索道站现场买票等候时间太长。1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索道站遇到排队的两位英国客人,被告知第二天早上再来。从索道站返回走到地铁站一路上坡,至少需要一刻钟的步行距离。
南京游客何容说,到了现场才知道索道票可以提前预约,返回路线重复不说,还浪费了宝贵的出行时间。来自东北的游客在售票处抱怨,春节期间重庆细雨纷飞,但索道排长队却没有雨棚及时遮挡。
“城市游览我们往往选择出租车。但车上没有任何新年的装饰和氛围感。做好这些细节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何容说。
实际上,城市温度才能让网红“长红”。城市的温度来自于人,还来自于人性化的设计。
随着“跟着春晚游重庆”热度上升,重庆周边区县开始越来越重视游客体验。何容回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江津区白沙镇探亲,一家人住在200元左右/晚的文源大酒店,不仅每天房间里有免费水果、红枣、坚果和新年祝福语,房间还配备了暖气和智能马桶,这让她感到非常温暖。“老家没有热水器,要不是酒店设施好还性价比高,自己肯定感冒回去上不了班。”她说。
城市温度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城市实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所谓硬实力,是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所谓软实力,是指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对文旅行业来说,软实力更多体现在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包括服务理念、人文精神和服务质量。
目前,重庆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城市,今年春节假期迎来央视春晚分会场加持效应。在除夕夜观赏无人机表演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身边站满了来自巴基斯坦、日本、韩国等地的外国人。随着越来越多国外游客深入中国内地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进行对标,弥补软实力差距,是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