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惊爆已被降格为“前主席”,同时,该协会的官方账号已移除罗森伯格的头像及名称。外媒猜测其可能已经被特朗普“炒鱿鱼”。
“美国在台协会”名义上是一个非营利性民间机构,于1979年1月1日美国与台当局“断交”后不久成立。包括罗森伯格在内,总共有过10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或代理主席。罗森伯格2023年3月获任命为“AIT”主席,到此番被炒鱿鱼,任期只有不到两年,让她成为“史上任期第二短”的“AIT”主席,只比1996年—1997年担任该职的邬杰士任期长几个月。
不过,虽然任期不到2年,但罗森伯格却至少6度窜台,并在台湾问题上大玩“两面手法”:一方面,她多次重申“不支持‘台独’”,以约束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防止美国被卷入台海战争;另一方面,她又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要求台湾增加对美军购,强化“自卫”能力,以示其“挺台”立场。
比如,2023年4月18日至23日,首次以“AIT”主席身份窜台的罗森伯格,与蔡英文、赖清德等人见面,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六项保证”相提并论,称此三者为美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强调“美国须确保台湾地区有自我防卫能力”。
2023年6月5日至10日,罗森伯格以“钦差大臣”之姿窜台,对台湾地区2024年“大选”三位主要政党参选人进行“面试”,并毫不掩饰称,这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做法。她当时强调美国“不支持‘台独’”,以确保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完全处于美国掌控范围之内。当年10月15日至19日,罗森伯格再度窜台,进一步强调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岛内媒体解读称,这是拜登政府在投票前再次对可能当选的“台独金孙”赖清德“下通牒”,告诉民进党当局不准搞“台独”。
不过,在赖清德当选之后,罗森伯格却散布“台湾地位未定论”。2024年1月15日,太平洋岛国瑙鲁宣布与台当局“断交”,在“断交公报”中,瑙鲁明确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且强调与台湾当局“断交”的依据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以下简称“2758号决议”)。这不仅让赖清德遭遇当头一棒,也让正在台湾窜访并多次表态支持扩大台湾所谓“国际空间”的罗森伯格颜面扫地。罗森伯格除了“谴责”瑙鲁外,还气急败坏歪曲说2758号决议并未就台湾地位做出决定,也未排除台湾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罗森伯格2024年5月出席了赖清德就职典礼,但在赖清德“过境”夏威夷时,她以请产假为由躲避与赖见面。
“AIT”主席一般任期为3年,可续任。此前有台媒评论指出,“AIT”过去的“主席”,要么是退休的外事官员,要么是政治酬庸性质。但拜登政府打破惯例,由资深安全事务官员罗森伯格接任,说明在美中战略竞争的大格局下,“AIT”的地位及在政治、安全事务上的功能将全面加强。
此番罗森伯格被炒鱿鱼,透露特朗普政府怎样的台海政策讯息?值得进一步观察。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