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认知认知 ,作者国际网络观察员
2024年 认知领域十大军用项目
01
美国防部启动CARCOSA机密项目
减少士兵认知负担
3月消息称,美国国防部正在推行一项代号为“CARCOSA”的机密项目,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的认知负担。据美国国防部3月12日公布的《2025财年预算》文件,该项目预算为4000多万美元(约合2.8亿人民币),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监督实施。CARCOSA将支持名为网络空间和电磁活动(CEMA)的陆军任务领域,该领域为战场指挥官提供“有关进攻性和防御性网络空间以及电子战行动各个方面的技术和战术建议”。陆军官员表示,CEMA士兵和指挥官常常被信息淹没,CARCOSA项目将通过开发网络增强现实技术和增强智能网络操作套件等,协助单个士兵和指挥官筛选信息,处理所遭受的信息轰炸。
02
DARPA“人与AI组队探索性模型”项目
了解人机团队的应急能力与局限性
1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发布人工智能投资项目“人与AI组队探索性模型(EMHAT)”项目需求(DARPA-PA-23-04-03),为在现实环境中评估人机团队,创建人工智能建模和仿真框架。该项目将使用专家反馈、人工智能组装的知识库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来代表一组多样化的人类队友拟像,类似于数字孪生,以了解和描述此类团队在代理操作环境中的应急能力和局限性。据悉,项目研究周期包括可行性研究和概念验证两个阶段,第1阶段结束时要求系统演示2个智能体与至少一个AI体组成团队执行一项代理操作任务;第二阶段则要求至少5个智能体与至少一个AI体组成团队一起完成多项任务。
03
DARPA:GARD项目成果移交
保证人工智能鲁棒性防止欺骗
3月,美国DARPA将“保证人工智能鲁棒性防止欺骗(GARD)”项目成果和相关工具移交给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办公室(CDAO),以提升应对人工智能系统对抗性攻击的防御能力。GARD项目旨在开发一种新算法,解决由AI或自动化系统的漏洞导致错误分类的问题,减少欺骗现象的产生。同时该项目还研发了适合在对抗环境中使用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系统,无论是针对物理上可实现的攻击、还是添加到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噪声模式,GARD均已建立了先进的防御措施,以解决当前AI系统对抗性攻击中的局限性。
04
DARPA:警觉战士启用计划
安全地提高作战人员警觉性
6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推出“警觉战士启用”(AWARE)计划,旨在通过药物和光的结合,使战士在睡眠不足时能迅速达到最佳认知功能,实时保持警觉性。AWARE计划结合光线模拟和光感药物(一种仅在特定类型的光存在下才有效的药物)针对特定的大脑回路,安全地刺激大脑功能,从而在受控的时间段内提高警觉性,避免睡眠不足削弱作战人员的警觉性和能力。AWARE计划提供光感药物和可穿戴光发射器结合的非侵入性设备,通过近红外(NIR)光传送到大脑局部区域并快速激活药物,战士不会产生焦虑、烦躁或愉快等情绪副作用,成瘾性较低。该设备还可通过将药物从活性状态切换到非活性状态,以将战士从警觉状态变为正常状态。
05
美陆军“幽灵机器”投入训练
语音克隆、深伪+无人机
4月,美陆军特种作战人员在陆军特种作战部队ARSOF年度能力演习期间演示Ghose Machine(幽灵机器)语音克隆程序,使用深度伪造和无人机进行信息战训练。该程序通过从截获的通信或公共数据中采集声音的样本,伪造出相似的说话声音,在战争或演习中用以欺骗、引诱敌人落入陷阱或通过模仿敌方士兵声音鼓励叛逃。目前该工具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如何获取敌方的声音与硬件摆放位置。将音频播放硬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让敌人能听到是个挑战,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教官尝试利用无人机悬挂扬声器飞向敌方阵地以传播虚假声音。
06
美国IARPA启动“匿名实时语音”项目
实时修改自发语音
10月30日,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ARPA)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匿名实时语音”( ARTS)项目,通过实时修改自发语音,保护执行敏感任务的情报人员免受生物识别暴露风险。该项目将优先针对英语口语,后续再增加其他语种。ARTS项目经理马克·贝克尔(Mark Becker)表示,“一个人的说话方式是非常独特的特征,可作为明显标识符。随着生物识别工具的兴起,此研究旨在为执行情报界最敏感任务的情报官员增加关键保护”。
07
美国CardShark军用级可穿戴计算系统
战场上实时AI处理能力
12月,美国卡内基机器人公司正式发布“CardShark”军用级可穿戴计算系统,旨在赋予士兵在战场上实时的人工智能处理能力,以满足现代战争对高效、智能作战方式的迫切需求。CardShark系统支持多种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如目标识别、生物特征监测等,还集成最新的GPU技术,其计算能力是同类设备的四倍以上,同时具备卓越的散热性能。CardShark系统已引起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等多家国防重点运营商的关注,并在美国国防部多个部门中应用。该公司表示,CardShark系统不仅具备卓越的耐用性和灵活性,还能与士兵的装备无缝集成,确保在极端的作战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效运行。此次创新是对军方需求的有力回应,这款可穿戴设备已成为战术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为未来军事作战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08
乌克兰“言语战争”AI工具
打击社交媒体虚假信息
7月,乌克兰推出名为“言语战争(War of Words)”的人工智能工具,旨在打击社交媒体虚假信息并揭露俄罗斯战时宣传。乌克兰前文化部长弗拉基米尔·博罗迪扬斯基(Volodymyr Borodiansky)透露,该工具利用AI分析俄罗斯媒体的海量视频内容,追踪自2012年来俄媒上提及的一切话题,为用户提供每日更新的可搜索数据库,助力辨识俄罗斯的信息行动。“言语战争”工具的推出,不仅体现了乌克兰在技术层面上的反击,也为乌克兰政策制定者、外交官、媒体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协助其迅速掌握俄罗斯新闻中对特定国家的言论,从而在全球信息战中占据先机。
09
北约推出信息环境模拟靶场
综合模拟数字环境深度危机冲突
4月,北约战略传播卓越中心推出信息环境模拟靶场(InfoRange),旨在改变军事和战略通信训练的方式。InfoRange是一个综合性的模拟信息环境训练平台,将最新技术与高端桌面演习相结合,在模拟的、高度响应的数字信息环境中提供深度危机或冲突训练机会,生成外部参与者和受众的真实反应。该产品与领先的私营企业共同开发,旨在满足所有战略司令部子学科(公共外交、民用和军事公共事务、信息作战和心理战)培训受众的需求。InfoRange平台可以实现接近实时的战略通信活动、防御和进攻行动训练,有效提高北约、盟国和合作伙伴的联合战略通信能力。InfoRange与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CCDCOE)合作,已应用于年度实时网络防御演习“锁定盾牌2024”。
10
印度陆军AI数字盾牌
防护网络“美人计”心理操纵
1月,印度陆军正在部署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盾牌,保护士兵免受国外蜜罐陷阱(美人计)的欺骗,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委身妥协甚至泄露组织秘密等严重后果。印度陆军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设计成为国外情报人员在网上伪装的恋人的形式,通过虚构的对话来评估士兵的在线行为,评估士兵对国外“美人计”信息提取和心理操纵的敏感程度。此举标志着印度陆军网络安全战略的重大转变,即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提前对士兵的违规行为做出响应,识别潜在的受害者,并根据士兵的在线行为和情绪触发因素定制专门的培训内容,以减少被诱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