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境秀,

乡贤辈出,

是一个地区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二季,我们邀请了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春申郡望》。今天,你将听到的是《难说董其昌》节选。

董其昌是个性格平和的人,尤其在官场上,他是个不喜欢搞事的人。他曾说:“夫国家之法,以简为功,以繁为病,以纷更为扰。”他提倡团结,勤恳做事,反对钩心斗角,更不想拉帮结派搞党争。不过他不想“搞事”,但有人却要“搞事”。

万历二十六年(1598),董其昌因为与朝廷中的权贵不和,“忤逆权臣”,受到排挤而被外遣任湖广按察司副使。新的任职名义上是晋升,但这不是董其昌所期望的,他不愿就任,以身体不好为由,请求回家养病。皇帝倒也没说什么,同意他“奉旨以编修回乡养病”。于是,董其昌便离开北京返回老家,此后整整六年,他寄情于江南山水,与好友陈继儒等切磋学问,并游览宜兴、苏州、南京、杭州、嘉兴等地。每到一地,不是收集整理历代书法精品,就是自书自画,将自己的艺术心悟所见题写于其中,实在是逍遥得很。

万历三十二年(1604)冬,皇帝又要他出来做事了,任命他为湖广提学副使,他不得不奉旨出任,于次年春天由松江取道嘉兴赴武昌上任。然而在仅仅过了七八个月以后,董其昌又想着辞官了,原因是“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明史·董其昌传》)。他在任上,时常别出心裁,自行其是,又不领当地权势的私情,不愿受贿,结果可想而知,成为众矢之的。虽然并没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董其昌越加厌恶官场。那啥啥的,老子不陪你们玩了,总可以吧?从内心讲,他实在是向往“神怡务闲”的生活。

其时正是京城内阁官僚派系林立,党祸深酷之时,各种矛盾几成白热化的态势。在这种激烈的人人自危的政治斗争中,董其昌颇有头脑,也颇为清醒,时时想着“避而远引”。他觉得告老回乡,寄情山水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内心有失望有沮丧,但他认为如果同魏忠贤同流合污,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这里有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天启年间,皇上赐建的魏忠贤生祠即将落成,魏忠贤想让书法上已颇有造诣的董其昌题写匾额,董其昌左思右想,不愿提笔,这关乎他的毕生名节,但面对权势熏天的魏忠贤,他又不敢当面得罪,无奈之际,他放出风声,说自己因骑马摔伤了臂腕。魏忠贤得知后,也不好勉强,只好另寻他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未见史料记载,但后来为魏忠贤题生祠匾额的礼部尚书张瑞图在阉党失势后,靠装疯才逃过一死的事倒是有的。

也是有趣,董其昌越不想做官,但官运却越来越好。万历三十四年(1606)秋他从湖广提学副使任上辞官回乡,结果三年后又被任命为福建副使,这次他没耐心了,仅干了四十五天便辞职告归。万历四十一年(1612),朝廷再度起用董其昌,委任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但他托辞不赴。直至天启二年(1622),擢任他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才应召入京。董其昌时年已六十八岁,他奉命纂修《神宗实录》,至江南采辑诸司掌故、章奏等,编为300本。编成后,书稿保存在史馆。因编纂有功,天启三年(1623),升为礼部右侍郎,天启四年(1624),再升为左侍郎。次年,再拜南京礼部尚书,真可谓连升三级。

在董其昌连连调任、升官的这段时间,正是党祸惨烈之时,在那个充斥着阴谋、弹劾,甚至屠杀的年代,政治上的浮沉实难预料。董其昌的学生光宗朱常洛登基才一个月就因服“红丸”而速然驾崩,成为千古谜案。所以董其昌虽因光宗念想,启用他为太常少卿,但还没赶得上赴京任职呢。而后几年里,魏忠贤完全左右了年轻的熹宗皇帝,把控朝政,东林派遭到大规模的罢黜、清除,最后连流放、监禁、拷打、处死等手段都用上了。其中包括东林派显要人物、董其昌的好友赵南星和高攀龙。董其昌想要独善其身,便唯有再次托辞引退,他太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了,玩不起就坚决不能玩,退隐江湖,寄情于书画艺术成为他调整自己政治处境的润滑剂。


董其昌绘《林和靖诗意图》

魏忠贤专擅朝政直至天启七年(1627)末。这一年熹宗皇帝也死了,思宗即位,开始清除阉党,“九千岁”自缢。崇祯四年(1631)冬,已是七十七岁高龄的董其昌又被起用,应召北上,复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这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巅峰,不过这时的董其昌早已心如止水,根本没有流连官场的雄心壮志了。崇祯七年(1634),他再三上疏乞休,崇祯皇帝每次都好言挽留,到第六次时,连皇帝也烦了,罢了罢了,你要走就走吧。于是“特准致仕驰驿归里”,而且还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这实在是够风光的。

从万历十七年(1589),董其昌中进士而入仕途算起,到八十岁告老还乡,在长达四十五载的风风雨雨中,他为官十八年归隐却达二十七年,他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运用得出神入化,基本未像他的同僚那样被罢官革职、陷入党争之祸。他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党,又不交恶于反东林党的人,有的还是朋友。这也是后人对董其昌毁誉参半,其人其行不断引起争议的缘由之一。

有人说他圆滑世故,有人说他富有政治智慧,或者两者兼有。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二季,我们邀请了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春申郡望》。《春申郡望》是“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岁月有痕”辑中的一册,本书从上百位闵行当地历史名人中精心选取了董其昌、叶宗行、秦裕伯等10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各有风采。

2025年2月起,第二十二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作者:吴玉林

朗读:华理科中 高二2班 吴心瑶

编辑:汤婧娴

初审:林心怡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