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们喜欢老车,而是我们喜欢的车老了。
经常听到人们这么说,而且近日也经常听到,人们说起来千禧年的赛博梦核。
我们并不是怀念老车,而且有些车真的帅 —— 放在此刻的当下M3 CS Touring或者992 GT3,谁能不爱?
话说回来,开着一辆曾经喜欢的车子,听着那个年代的歌曲,自由的旅行,多快乐。
我们并不是怀念过去,我们只是怀念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
Author / 酷乐汽车
老款的奔驰车型,在如今满眼都是科幻电车的世界里,似乎有点格格不入。
这次我们所谈到的老奔驰,可不是10年前的“新鲜玩意”,因为如果大家去搜索今天的奔驰与10年的奔驰(2015年前后),会发现从外观到内饰,纵向比较各级别的奔驰车并没有完全拉开差别。
特别是奔驰大G,仿佛50年没换代,即使如今的电动G,至少在外观上依旧沿用了初代大G的模子。所以让我们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回到46年前的1979年,那时候的奔驰,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存在。(CLAUTO酷乐汽车)
其中的W123代车型就是那个年代的典范之作。
20世纪(参数丨图片)80-90年代,如果你不粉JDM,那你一定是德系经典车的粉丝,海报上的方头奔驰很可能就是你那个时候的梦想之车。W123的外观借鉴了1972年发布的W116代S级,车身线条更加平直,头灯也采用当时奔驰偏爱的矩形设计。
哪怕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人认为W123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奔驰车,因为从销量就可以看出,截至1986年停产,W123系列累计销量达到惊人的270万辆,成为奔驰历史上最畅销的E级车型。
当时甚至有人愿意等一年时间提车,作为一款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相当了不起。
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W123还曾以国产身份进入过中国市场,当年老红旗停产后,为满足接待需求,1984年,一汽与奔驰计划以CKD方式组装一批W123车型,并通过双方合作逐步消化技术。
这样的形式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没错,说到CKD,曾经有不少车型以该形式进入到了国内,比如 奥迪100,在 1986-1988年间,上海大众曾组装过600辆奥迪100(C3)车型。1989年8月,一汽也开始CKD组装奥迪100,当年组装了391辆。
另外还有雪铁龙XM与Xantia,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风与雪铁龙在惠州以CKD方式组装生产上述车型。XM是雪铁龙C6的前身,1990年赢得欧洲年度车型称号,Xantia则是C5的前身,采用雪铁龙第二代主动液压悬架系统。
我们接着说,由于奔驰还需提供其他至少5款车型的技术供红旗使用,因此短暂地成立了一汽-奔驰合资公司。
然而时局变化,最终仅有1000辆W123车型来到中国,其中828辆由一汽组装完成,其中包括200、200E与230E及部分长轴版车型,其余则为进口。随后一汽与奔驰的合作被迫中断,接下来就是奥迪接盘了。
由于当时奔驰尚未有官方译名,因此一汽组装的这批奔驰车型名字都不统一,铭牌上印的是“梅塞代斯-奔驰”,而在部分宣传资料上则出现了“默谢台斯-本茨”的译名。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并不是普通的W123 E级,而是一台经典白色280 TE瓦罐。(CLAUTO酷乐汽车)
该车生产于1979年,里程表显示有近5万公里,如今你至少得花4.8万美元,也就是约合35万人民币才能买下它。当然虽说过去了近50年,这台车的车况依旧好得惊人,而且它还配备四速手动变速箱。
在奔驰的第一款T型旅行车推出前,该方案在公司高管中引起了很大争议。
有人担心这种普通的实用车型不符合戴姆勒的品牌形象,传奇设计师布鲁诺·萨科主要负责设计这款W123旅行车,他表示,当时有两派,一派坚决想要推出旅行车,另一派则完全反对,但当时的奔驰首席执行官维尔纳·布雷特施韦特支持这款车,最终推动它得以问世。
事实证明,老板眼光独到。
在投产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产量就超过了1.8万辆的目标,并且超出了1万多辆,在整个生产周期内,奔驰共生产了20万辆T型旅行车,这使它成为W123系列中第二受欢迎的车型,销量超过了同系的双门轿跑。(CLAUTO酷乐汽车)
280 TE是那时候人人都想要的经典旅行车,即便当时六缸发动机版本要贵近4000美元,它依旧非常受欢迎。
而该车型在 当时售价略低于2万美元。
花这些钱,你能得到一台2.7升直列六缸发动机,它拥有半球形燃烧室、双顶置凸轮轴、七轴承曲轴、24气门及铝制横流气缸盖,而且与其他六缸的250E不同,它有两个排气管,不过280版本只有一个,该车配备博世K型机械燃油喷射系统,这款发动机能产生185马力和240Nm的扭矩。
虽说今天这台280 TE已经快50岁了,但它起步依旧稳健,在车流中行驶轻松,但由于马力问题,并不是特别快。
这台车的零百加速需要10.2秒,勉强能胜过如今的普通自吸家用车,而且它也没什么声浪,运转起来有点粗糙,与其说是悦耳的声音,不如说是噪音,而且这并非因为车龄大,在该车生产的阶段,就有人说这款发动机运转粗糙、油耗高,而且在4000转以下加速无力。
比如当时就有汽车杂志抱怨过 —— 低速疲软,高速灵敏。
这个评价很中肯,由于这台车是被奔驰经典车部门保养的,所以车况很不错,发动机在高转速区间确实会变得活跃起来,低扭也确实不太行。(CLAUTO酷乐汽车)
这辆车没有转速表,所以只能留意速度表上的换挡提示。
一档到55公里/小时,二档到85公里/小时,三档到145公里/小时。挡位切换时能明显感觉到齿轮在动,而且可能是由于零部件与调教问题,这台车早点频繁换挡感觉更好,换挡杆和巨大的方向盘一样,都是用类似塑料材质制成。
但换挡杆在换挡时干净利落、紧凑且行程短。
这台车换挡的感觉出奇地现代,而且这辆280瓦罐开起来并不像一件来自50年前的博物馆藏品,该车配备伺服助力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连接着小小的14英寸车轮,所以转向反馈有局限。
你得很用力地转动方向盘才能实现转向,而且195/70的轮胎抓地力也不太行。
但实际上,这辆实用的大奔驰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时,居然还充满乐趣,尤其是在下坡路段,它相对稳定、易于操控的刹车以及安全的操控表现,总是让人惊喜。
坐在车内,你会感觉自己是一位国王,这大概就是奔驰当年想要给人的感觉,因为 得益于出色的悬挂和极佳的全方位视野,这台车的操控还算舒心。
但座椅位置并没有完全贴合人体工程学,想要调节方向盘和座椅高度是不可能的,后排空间也并不宽敞。
不过尽管内饰是基础织物面料,但内饰品质依旧上乘、温馨且相当有格调,它比不上现代的E级车,但与240 D那绿色内饰相比,已经算是非常出色了。
而车窗摇把和侧面的烟灰缸则营造出更浓郁惬意的怀旧氛围。
此外,该车的液压气动水平控制系统是标配,因为如果一台旅行车在满载时摇摇欲坠向后部下沉,那也不符合奔驰的高端形象。
关于W123,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
自1976年起,奔驰的中大型轿车凭借其先进的车身设计和堪称典范的配置水平,让人们愿意为其买单。前文说到,截至停产,奔驰总共生产了约270万辆W123系列车型,其中近240万辆为轿车,约20万辆为旅行车,近10万辆为双门轿跑车。
超过了E级车历史上的任何一代。
该系列车型需求极为旺盛,在首个生产年度,车辆一经推出便很快售罄,W123系列车型从一开始就大受欢迎,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二手车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多样性是这一代车型的关键特征。(CLAUTO酷乐汽车)
W123系列于1977年首次推出旅行版车型,此外还有运动且优雅的双门轿跑版,以及七座或八座的长轴距轿车。
1976年1月推出时,奔驰还为市场提供了11种不同发动机,功率从55马力到177马力不等,汽油发动机涵盖200、230、250、280和280 E车型,柴油发动机则有200 D、220 D、240 D和300 D。
1976年,该系列车型在法国南部进行测试试驾时,有一个细节凸显了其上市时可供选择的车型版本之多 —— 为了将33辆搭载不同发动机、配置各异的测试车辆运送到指定地点,奔驰向当时的德国联邦铁路包租了一整列专列。
此外,奔驰在当时为轿车版打造的概念车还包含一些极具未来感的设计,如棱角分明的线条、巨大的后车顶悬伸元素、大幅倾斜的后车窗以及车身周围厚实的橡胶护板。
然而这些大胆的设计最终都被尘封在设计稿中。
直到1973年,该系列车型经典优雅的线条才基本确定,这一风格也体现在双门轿跑版和旅行版车型上,也就是今天这台280 TE瓦罐。
在德语中,这款车被称为“T - Modell”,其中“T”代表“tourism and transport”(旅行与运输),强调了这款中大型多功能车型的多用途。1980年,奔驰在其旅行车上首次搭载柴油发动机和废气涡轮增压 —— 功率为125马力的300 TD涡轮增压柴油版。
为出口到北美和日本,同款发动机配置也应用于轿车。
1981年4月,美国杂志《公路与赛车》这样评价这款旅行车 —— 毫无疑问,奔驰300 TD是当今美国市场上最出色的旅行车,而且肯定是最有格调的。
W123系列车型不仅设计先进,其内在技术同样处于领先水平。
该系列采用双横臂前悬挂,具有零偏置距,并且配备了符合贝拉·拜罗尼设计理念、带有波纹管的安全转向柱。而另一项被动安全配置是位于后轴上方的防撞燃油箱。
在W123系列车型中,奔驰提供定速巡航作为选装配置,而自1980年起,还提供ABS系统,1982年起,该级别车型首次配备驾驶员安全气囊,并且助力转向成为标配。
而且奔驰还在该车系上对氢能源、电动机和液化石油气等替代驱动系统进行了测试,这无疑是十分先锋的。(CLAUTO酷乐汽车)
而在赛事方面,W123同样具有建树。
1977年的伦敦 - 悉尼马拉松拉力赛,让W123系列车型充分展示了其出色的运动耐力、性能、舒适性和可靠性 —— 两辆奔驰280 E轿车赢得了该赛事,另外两辆同型号轿车也进入了前十。
在这场精彩的耐力赛中,奔驰主要使用标准配置轿车,280 E仅更换了不同的车轮,对底盘做了一些改动,并安装了坚固的防尘罩以替代标准保险杠, 这也充分体现该车的耐久度与运动潜力。
不过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为了应对强劲的宝马3系E21和E30,奔驰在1982年推出了同级W201车型,即后来的C级,这意味着E级不再是奔驰家族中的入门车型,而W201的总销量为187万辆,这估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W123最后四年的销量。
但不管怎么说,W123以及其中的T型瓦罐车型,依旧是那个时代,甚至是我们如今的时代,都同样出色的奔驰车型。(CLAUTO酷乐汽车)
“ 告别的日子,回不来了 ”
More
今日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