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不参与捕猎,却占据大部分母狮的猎物,这种情况真的合适吗?
简单的回答是:不算很合理,但是雄狮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更好地确保自己的后代存活,并让自己的基因延续,即便这不是种群发展的最优方案,但对雄狮很有利。
很多人并不知道,成年雄狮的捕猎能力其实不如成年雌性狮子!
雄狮拥有浓密的鬃毛,这对于在非洲大草原生活来说是可怕的负担。因为鬃毛导致的散热困难,雄狮无法长时间狩猎,这让它们很难对付体型较大的猎物;雄狮对于那些速度较快的猎物也胜算不高,因为鬃毛让它们伪装变得困难,稍微靠近就会暴露自己。
所以,对于狮子来说,没有鬃毛的雌性狮子其实在捕猎方面表现更胜一筹,因此作为团队负责捕猎的一方没什么不可。
雄狮不用参与捕猎,意味着它们不用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食物上,因此它们可以更好的守护狮群,其实主要是守护后代,确保基因延续。
作为生态中最顶级的掠食者,雄狮的主要的挑战来自其它雄狮入侵,一旦它们无法抵御其它雄狮入侵,其它雄狮第一件事就是杀死他们的后代。
您可能好奇,我们前面说鬃毛是可怕负担,但是为什么会被选择出来呢?难道与其它一些动物一样只是生物性选择的结果吗?
其实,在末次冰期结束的时候,没有鬃毛的“狮子”——洞狮走向灭绝,而有鬃毛的现代狮子则存活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虽然鬃毛对生存来说存在许多负担,但是这一特征同样带给雄狮前所未有的优势,并不是简单的第二性征。
如果一只雄狮无法完成狮群的入侵,那它就毫无意义,而鬃毛正是对入侵狮群,成为新的狮群首领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人以为一个狮群中只有一只雄狮,其实大多时候都有多只雄狮,而且这些雄狮通常具有血缘关系,它们成年时一起被驱赶出狮群,然后在野外组成“雄狮联盟”,一起入侵其它狮群。
△ 坏孩子雄狮联盟成员
这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坏孩子雄狮联盟,它由六只雄狮组成,是非常庞大的雄狮联盟,所以它们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力”。
雄狮联盟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雄狮入侵狮群的成功率。同样由于入侵者是“雄狮联盟”,所以守护狮群的工作也需要多只雄狮才行,不然根本无法抵抗。
但是,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雄狮联盟的社会等级如何划分,到底谁才是第一首领?
狮子只能通过打斗来划分,受到本能驱使,它们会瞄准对方最脆弱的身体部位——颈静脉或后颈。
鬃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可以保护雄狮,在分出胜负之前不至于或者很难出现致命的伤害。
其实,对于大部分社会性动物来说,它们会有所谓的“屈服信号”,比如狼感觉自己打不过就会直接露出肚皮表示屈服,但是猫科动物通常独居,且从未进化出这种特征,即便狮子已经成为群居动物,也只能打到服。
总得来说,由于鬃毛的存在,多头雄狮可以生活在一起,入侵狮群,然后形成统治等级制度,而入侵的成功让每头雄狮都会至少生育几只幼崽;并且当下一群雄狮出现时,鬃毛还可以确保所有雄狮都还活着,它们可以一起抵御入侵。
最后:
雄狮一天有20-21个小时都在睡觉,它们不用参与捕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鬃毛存在——它们必须确保自己身体不能过热。
但鬃毛却是雄狮联盟形成的关键,或者说是雄狮迈向成功拥有自己后代的关键。
如果雄狮也参与捕猎的话,或许可以让狮群后代拥有更高的存活率,但是因为鬃毛的存在,它们无法这么做。
△ 没有鬃毛的雄性查沃狮
鬃毛的这个规则有一个证据:
现代狮子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查沃狮,它们生活在肯尼亚查沃国家公园和坦桑尼亚的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中,那里天气非常炎热,所以雄性查沃狮是没有鬃毛的,因为如果它们长出鬃毛,就会很容易死于中暑。
结果就是,这些狮群只有一只雄狮,另外狮群的雄狮也要一起参与捕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