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加沙2月6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绝不离开!哪怕家园已是废墟一片
新华社记者段敏夫 伊马德·德里姆利
6日,实现停火后的加沙,一面是蔚蓝大海,一面是断壁残垣。
“巴勒斯坦人绝不离开!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哪怕它已是废墟一片!我们生于此,长于此,即便死去也要长眠于此。”在加沙一处街区的废墟中,亚赞·易卜拉欣寻找着被摧毁的家的位置。
和易卜拉欣一样,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正在焦土瓦砾之上踏出一条条回家路。一串串蜿蜒的人流,一行行坚定的脚印,好像是对近期美方所谓“清空”和“接管”加沙言论的无声反击。
穆罕穆德·达伍德一身黑衣,站在一条狭长小巷中,两旁的建筑千疮百孔。这里曾是她和4个孩子的家。“以军空袭夺走了我4个孩子的生命,我失去了珍贵的一切,如今只剩脚下这片挚爱的土地。没有人可以夺走它!”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阿卜杜·拉赫曼全家逃到位于加沙地带北部的杰巴利耶难民营避难。如今,一群孩童在难民营旁的废墟上奔跑嬉闹,享受着没有恐怖爆炸声的冬日。“此刻脚下的瓦砾,又曾是谁的家?”和记者攀谈之间,拉赫曼喃喃自语。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提出所谓“清空”加沙和美国“接管”加沙地带的设想,并表示当前居住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应被迁往别国安置。拉赫曼说,空袭和炮火都不曾动摇巴勒斯坦人坚守的决心和勇气。“巴勒斯坦人的根深植于此,任何外力都不可能将其拔起。”这是拉赫曼和所有巴勒斯坦人共同的信念,哪怕家已不在,但这片土地是传承和延续的根基。
巴勒斯坦社会活动家阿布·苏莱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特朗普在谈论加沙问题时把我们当作印第安原住民,妄图将我们从地图上抹去。他更像一个交易经纪人,把一个国家的人民视为可以交易的商品。这不会得逞!”
在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的一处帐篷前,72岁的纳迪娅·纳吉向记者讲述了她的人生。从孩提到古稀之年,她经历了太多的战火和冲突,但她始终坚信,巴勒斯坦的土地终将属于巴勒斯坦人民。
纳吉指向一处断壁,上面醒目的红字写着:“我们在这里,将永远在这里!”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强调,坚决拒绝任何试图驱逐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计划,“我们绝不允许我们人民的权利遭到侵犯,这是我们奋斗数十年并付出巨大牺牲才争取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