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常莎
《哪吒2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视票房冠军。近几日,这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作品一步步改写中国影史,其他总票房榜上的国产电影接力发布祝贺海报,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传承和活力。
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是创作者的心血结晶,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和元素等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为最大化保护这些无形资产,维护影视作品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篇幅所限,本文将重点围绕著作权保护措施展开解读。
01.
著作权登记与确权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在创作完成之初,其创作者享有著作权。但为了明确著作权,避免争议及便于日后维权,通常成熟的影视作品创作者,会在制作初期明确著作权归属。比如,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通常编剧享有剧本的著作权,导演享有影视作品的著作权,音乐制作人享有配乐的著作权。
在角色形象、元素创作完成后,应及时通过向国家版权局申请著作权备案登记的方式,获得著作权证书。《哪吒》的制作方对电影中的众多角色形象,重要如哪吒、敖丙,细节到石矶娘娘的镜子、土拨鼠群像,都进行了详细的美术作品著作权登记。这些角色形象的设计具有独创性,著作权登记明确了其归属,为后续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哪吒》的场景设计,风火轮、混天绫等道具设计,也都进行了版权登记,确保电影中所有独创性元素都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此外,妥善保存剧本、分镜、设计稿、音乐等创作过程中的原始文件,作为著作权归属的证明也十分重要。著作权归属约定及备案登记难以涵盖影视作品中的所有著作权内容。剧本的修改稿、导演的分镜图、音乐制作的录音文件等创作证据的保留,在出现著作权争议时将成为维权的重要武器。
02.
著作权保护与维权
影视作品的制作方通常会利用追踪盗版来源的数字水印技术,防止未经授权传播的加密技术,监测侵权行为的网络爬虫技术等专业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盗版资源、制止侵权内容的传播。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防止作品在传播过程中被非法复制或篡改,保护影视作品完整性。
从法律层面讲,
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制作方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维权。首先,对侵权内容应及时通过公证、可信时间戳等方式取证,有效保存侵权内容来源、下载链接、传播记录等侵权证据。在完成有效取证后,制作方可以通过委托律师向侵权方发送律师函的方式,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制作方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其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除了主动采取维权措施,影视作品的制作方也可以通过向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方式,要求国家版权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等行政机关,对非法传播等侵权行为进行查处及行政处罚。
03.
树立版权意识
公众在互联网热烈讨论《哪吒2》票房的骄人战绩,称赞其精良制作。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其自身的优秀品质是关键,公众的热爱与爱护也不可或缺。几乎在每一部热映电影下,都能看到对版权保护的宣传与呼吁,普及版权知识,提高公众版权保护意识,是有效保护影视作品著作权的基本面。影视行业相关主体联合制定行业规范,共同抵制盗版,则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动力。同时,为了更及时高效地发现其侵权行为,鼓励公众通过侵权举报渠道,举报侵权行为,并对于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一定奖励,也有利于形成了全民参与版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总之,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需要多方协作,通过法律、技术、行业自律和公众教育等多重手段,才能有效制止侵权,促进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版权保护必将伴随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尊重版权、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推动中国影视作品更快更好地迈出走向世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