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后,中方不仅祭出了反制措施,还连续打出4记重拳。面对中方展现出的强势姿态,特朗普的口风再次发生转变。那么,对于美方实施的关税打压政策,中方是如何反制的?对此,特朗普又作出了何种表态?
重返白宫前夕,特朗普曾主动致电中方领导人,为今后四年的中美关系发展开了个好头。不过,这种善意也只维持了不到两周时间,就被一场“关税战”给打破了——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关税新政正式生效,中国输美商品被加征10%的额外关税,双边经贸合作也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新一届美国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中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而是迅速采取反制行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中方将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或15%的关税。
虽说被中方列入加征关税名单的美国进口商品只有80项,远不及被美方制裁的中国商品多,但第一时间出台的关税措施,还是向美方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方坚决反对这种严重损害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的行为,如果美方执意将“关税战”进行到底,中方也必将奉陪。
这一信号,从中方当天发布的另外四则声明中也可见一斑。资料显示,2月4日,中方对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对钨、碲、铋、钼、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还就美方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正式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有分析认为,中方打出的这4记重拳,不仅击中美方的痛点,削弱了美国优势产业在中国的竞争力,也给美国政府留下了迷途知返的空间。要知道,中方始终坚定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并不希望“贸易战”升级,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所以出台的这五项反制措施,还算比较克制,这也意味着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还有足够的空间予以反制和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特朗普政府愿意以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端打压,中方就会给美方一个对话的机会。当然,如果美方想将“关税战”进行到底,甚至彻底对华“脱钩”,那么中方也会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方发起反制后,特朗普的口风再次发生转变。据报道,美国对华实施的关税措施生效前,特朗普放出风声,称希望尽快与中方领导人通话。而在中国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特朗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自己将在适当的时候同中方会谈,但并不着急。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之所以口风突变,是因为中方出台的反制措施仍然留有余地,中美关系并不会因为这次加征10%关税而出现太大起伏。换言之,将关税当作谈判工具的特朗普,正等着中方亮出谈判方案,比如恢复2020年中美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又或者从美国手中购买更多商品。不过,也有分析称,此次中国针对美国关税所实施的反制措施,不仅硬气且精准,还顾全大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方极有可能根据美方的进一步措施动态,来调整相关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