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入坑摄影》系列课程的第二十一章。本节我们将结合之前对闪光灯的初步学习,通过对实际拍摄案例中的运用与解析,帮助我们创造出质量更高或更具创造力的图像。
大多数摄影初学者通常都以自然光为起点,学习摄影这门用光的艺术形式。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自身风格的发展,一部分人开始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完善自然光所创造的艺术效果或学习和掌握闪光灯摄影。尽管这并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但具备使用闪光灯的专业知识可以使摄影师更好地控制场景,缓解因天气或环境光对拍摄的影响,并实现更具创意的视觉效果。
闪光灯摄影也并非艰深晦涩。闪光灯在不同的拍摄需求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多变的。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学习针对不同的拍摄需求,实现所需的设置与操作控制,并将其用于未来拍摄中的经验和实践。
使用闪光灯控制光量(补光)
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时,我们往往需要较为极端的参数设置,以便将画面信息更多地保留在图像中,但这通常也需要以图像质量为代价。此时,正是闪光灯提供帮助的主要用途。
在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时需要注意,大多数摄影初学者习惯于给闪光灯足够的功率,使其成为场景中的主光源。但由于裸灯直闪为小光源打出的平面光,所以往往会带来较差的光质,并且在人像摄影中极易产生明显的高光区域,带来“油光满面”的效果,这并不满足我们的拍摄预期。为了解决这一窘境,我们需要在补光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改善光质。
使用跳闪拍摄:
我们所使用的闪光灯都具有可旋转调节的灯头,能够将其调整为面向墙壁或天花板。触发闪光灯时,光线会从这些表面进行反射后打在人物的面部,从而使闪光灯的光线发散并柔化。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跳闪的使用环境最好是白色墙壁或天花板的房间,这样就不会在灯光下产生偏色。在拍摄时尽可能多地尝试灯头的放置角度,这可以极大地改变最终图像。在对天花板跳闪时,光线从上方射出。这会导致阴影出现在拍摄对象下方,使拍摄对象看起来很平坦。相反,执行墙面跳闪时,光从一侧入射,并在对象的一侧投射阴影。这使您的主题看起来更具立体感。
使用柔光控件:
在室外无法使用跳闪时。我们可以通过在闪光灯前安装软光控件,使其进一步柔化光线,从而使被摄对象上的光线更加均匀,消除主体上多余的阴影。
柔光盒/柔光罩:这通常是闪光灯的基础配件,由于外形原因我们通常也称为肥皂盒。该组件可以使光线产生漫射,但是由于漫射后光源面积依旧较小,所以效果并不突出。
反光铲:这是室外常用的跳闪工具,特点是有着较好的方向性,能突出主体的形状和轮廓,让光更具层次感并营造氛围,相对适用于人像或静物拍摄。
柔光球:该控件是在灯头加装白色半透明塑料(软胶)球,使闪光能够更均匀地散射。当然光质量变柔和的同时,也会导致方向性变差。柔光球相对适合人像的拍摄,不仅在正面补光更加容易与环境光相融,还可以让人物更加立体感,并产生漂亮的眼神光。
柔光箱:柔光箱可以将闪光转换成一个更大,更柔和的光源,以帮助减少阴影的强度。相比之前提到的几个配件,柔光箱对被摄对象的阴影和肤色看起来更自然,有着更好且更可控的光线质量。但是由于对尺寸有着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使其失去了一定的便携性。
使用闪光灯平衡光比(填充光)
闪光灯的使用也不仅仅局限于弱光环境,在较强的阳光下闪光灯也可以作为填充光,来平衡被摄主体的光比,扩大相机的信息记录范围,增强拍摄对象的外观。使用闪光灯的最佳效果通常是您甚至无法分辨出是否使用了闪光灯进行拍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位置的分布和功率设置,来改变对象的外观,获得一个较为平衡的拍摄效果。
闪光灯的位置:
光比描述对象最亮和最暗部分之间的亮度差。当光线更局限时,主体的一个面会接收到强烈的直接光,而另一侧几乎处于阴影,因此我们需要一部分的光填充阴影,降低两者之间的对比度。其填充光的位置将处于主光源的对立面。
在人像摄影中,主光源位于人像的侧面,会导致较深阴影在脸上投射,对比度往往会夸大面部特征,给予皮肤更粗糙且通常不太理想的纹理。此时我们需要在光源的另一面使用填充闪光,以降低对比。
在逆光环境的实际拍摄中,填充闪光的使用也较为频繁。由于相机的宽容度有限,逆光下我们仅能获得过曝的背景或剪影的人物,无法同时捕捉两者的细节。而填充闪光的加入可以通过打亮主体来平衡光比,实现最终的拍摄需求。
闪光灯的输出功率:
使用闪光灯拍摄与正常拍摄的曝光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同的,因为拍摄对象会被两个光源照亮:可以控制的闪光灯和可能无法控制的环境光。“填充闪光”是一种比环境光对曝光的贡献更少的闪光。它可以有效“填充”被摄对象的阴影,降低主体的对比度,而不会明显改变总体曝光。
使用闪光灯改变氛围(压光)
如前所述,闪光灯可以为我们提供另一个控制级别。即使是一次闪光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背景亮度。众所周知,增加对比度会增加图像的戏剧性,我们可以使用它为图像创造一种全新的氛围。
如果我们在被摄主体上添加一些额外的光线,并正确地曝光主体,使场景中的其余部分推至相机动态氛围的另一端。随着主体与背景光比的大小变化,将产生较暗或完全黑暗的背景,这也就是我们的压光拍摄。
压光拍摄设置:
理论上我们是需要一张“曝光不足”的图像,并添加闪光以照亮我们的主体。为了压暗环境光线,我们需要一个较快的快门速度。然而,最大值不能高于相机的闪光灯同步速度,这通常为1/250秒。此时我们拥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快门速度,之后根据所学习的互易律和预期效果,正确地调整光圈与ISO即可。如果环境光较强,我们还需配合使用中性密度镜(减光镜)压暗整体曝光。
使用闪光灯创建隔离(轮廓光)
观众对图像中物体之间深度或距离的感知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就是对比。这可以是焦点带来的清晰度对比,甚至是概念上的差异对比。当然光线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依然也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创建。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所说的轮廓光就是基于该原理。我们可以在被摄主体的后方或侧后方添加闪光灯,并用引闪器进行触发,这样可以为我们的被摄主体边缘带来了一些额外的轮廓光。隔离主体与背景的同时产生深度错觉。
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轮廓光的特征,增加一些有趣的视觉效果。例如最简单方法是在场景中添加烟雾或水雾等,这都会使其散射周围的光线,形成不同的画面氛围。
使用闪光改变色彩氛围(色片)
我们还可以为闪光灯添加色片,轻松为照片带来更具戏剧性的色彩感。通常色片组可以为我们带来两种拍摄效果,从各种滤色片中选择不同的颜色,以使图像色彩鲜明或营造心情。或者通过色片来校正闪光,与环境光保持色温平衡。
色彩效果:
色彩色片经常用于强调主体或营造背景光,以使彩色图像增添趣味。可以用于轮廓光,为图像添加气氛或戏剧效果。另一种为图像添加颜色的方法是通过在闪光灯上附加两种或更多色片来创建颜色渐变。例如将红蓝色两种颜色的色片添加到闪光灯上,以产生红蓝渐变照亮主体或背景。
色温效果:
色温色片可以帮助我们在拍摄时调整闪光灯的色温,与场景中的环境光形成色温平衡,使图像看起来更加自然。例如,在室内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如果场景中使用的为钨丝灯,我们可能会得到一张偏暖的图像。要解决此问题,只需将对应色温的色片附加到闪光灯上,然后对相机进行白平衡校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