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若您购买了本专栏,需要电子版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发送文档链接。
【导入新课】
诺贝尔奖创立伊始,托尔斯泰的国际声誉正如日中天。但1901年的首届诺贝尔文学家竟颁给了法国诗人普吕多姆,托尔斯泰甚至都未获提名。瑞典国内一片哗然。42位瑞典著名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联名表示抗议。面对如此热情的支持者们,托尔斯泰回信道:“首先,这为我省去了如何处置这笔钱的麻烦。在我看来,和所有的钱财一样,这笔奖金只会给人带来坏处。其次,受到如此众多虽陌生却令我十分敬重的人士的同情,我感到异常高兴……”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文学巨匠,去探访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藏污纳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广袤无垠”等词语。
2、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徜徉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殿堂里。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人写的传记。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大师》《罗曼·罗兰》《三作家》《精神疗法》。
【背景链接】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 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托尔斯泰》。
(《三作家》包括《托尔斯泰》、《司汤达》、《卡萨诺瓦》,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
【字音字形】
黝黑(yǒu) 滞留(zhì) 愚钝(dùn) 禁锢(gù)
轩昂(xuān) 犀利(xī) 粗糙(cāo) 甲胄(zhòu)
鬈发(quán) 绺(liǔ) 尴尬(gān gà) 藏污纳垢(gòu)
广袤(mào) 颔首低眉(hàn)
【词语释义】
(1)器宇:气概,风度。
(2)禁锢:束缚,限制。
(3)滞留:停留不动。
(4)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5)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6)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7)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8)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整体把握】
课文主要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①-⑤):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⑥-⑨):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①-⑤)
1、第一部分的每个自然段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
明确:①托尔斯泰须发特点——浓密;
②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
③托尔斯泰面部表情——阴沉;
④托尔斯泰长相特点——平常;
⑤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2、请找出第①段运用比喻和夸张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喻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喻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须发浓密的特点,气韵生动,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3、第②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甚至丑陋的特点的?
明确:从额头、皮肤、鼻子、耳朵、嘴唇等方面描写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甚至丑陋的特点。
4、“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这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对比。把托尔斯泰比作低矮的陋屋、工作间,生动形象地写出托尔斯泰平庸丑陋的特点。
5、“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夸张。把皮肤比作村舍外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皮肤粗糙的特点。鼻子仿佛被人打塌,夸张其坍陷的特点。
6、第③段为什么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明确: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间的非凡器宇和托尔斯泰的忧郁面孔作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7、怎样理解第④段最后一句“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明确:这句话是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总结和升华,揭示了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他虽出身高贵,却心系平民,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8、第⑤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时,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对比和侧面烘托的手法。
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见的托尔斯泰形成巨大的反差,将拜访者等待时的内心期望、诚惶诚恐和见到时的疑惑和惊讶、尴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托尔斯泰的长相平平甚至粗鄙。
客人见到托尔斯泰感到失望,从侧面烘托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
9、从第一部分来看,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写出你的印象。
明确:托尔斯泰长相粗鄙,多毛,浓胡须,身材矮小,他拥有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
10、文章为什么把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得如此平庸、丑陋?
明确:欲扬先抑,写托尔斯泰的平庸甚至丑陋,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⑥-⑨)
1、第二部分的四个段落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明确:⑥犀利目光;
⑦目光蕴情丰富;
⑧眼睛有威力;
⑨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第⑥段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