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讲《楞严经》,前面佛讲了:“三缘断故,即菩提心”,又恐阿难认为去掉三缘,菩提心才能生出,于是佛接着说: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译文」:“菩提心生时,生灭心就灭了,这只是与生相对而言的灭,这其实还是生灭。”

「解读」:我们通常都是这样认为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妄心是生灭的。

所以就会认为:当真心出现时,外面的生灭妄想就消灭了,这就是「菩提心生,生灭心灭」。

此时就是认为真心生,妄心灭。也就是小乘的舍妄求真,其实这还在生灭中,因为有个真心生,有个妄心灭。

其实并不是三缘(无明)断了之后,才生出了菩提心;不是妄灭了之后,才生出真心。菩提真心原本就有,并不是生出了一个菩提心。

不然有生就有灭,难道三缘(无明)出现时,菩提就灭了吗?我们都知道菩提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不能说生菩提心。

同样的,三缘(无明)也不可以作生灭想,因为无明本空,三缘(无明)亦空,三缘(无明)本来没有,何来生灭一说?所以妄想本来就是空,也不能做生灭想。

犹如空华,空中原本就没有华,你说空中生出了华,这原本就是妄见,本来就没有华,又怎么会生出华?

如果说有菩提心生,有生灭心可灭,这不过是凡情的生灭之见,并非真菩提之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