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然(Gabriel Napora)是加拿大资深制片人,拥有逾二十载电影行业经验。作为电子熊猫娱乐公司(Electric Panda Entertainment,简称EPE)创始人,他成功架起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界的合作桥梁。其代表作《幼儿园教师》曾获奥斯卡提名,并斩获圣丹斯电影节及美国电影奖多项荣誉;《皮肤》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摘得国际影评人联盟奖;《车道》被“烂番茄”评为2020年口碑最佳影片。此外,纪录片《比斯平》与《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寻找52赫兹》亦取得亮眼商业成绩。纳波拉还长期担任利奥奖、希腊加拿大电影节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评委,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影坛的影响力。
[记者]:南博然,感谢接受采访。首先想请您分享,电光熊猫娱乐公司是如何开启中国电影市场布局的?
[南博然]:2018年创立EPE时,我们看到了好莱坞与中国合作的黄金机遇。初期策略是通过与本土从业者建立联系,分享西方制片与融资经验,逐步搭建桥梁。
[记者]:初期有哪些重要举措?
[南博然]:早期关键一步是在中国顶尖娱乐法律事务所天池国泰举办分享会。我们向阿里巴巴影业、企鹅影视等头部公司高管介绍了知识产权开发与高性价比视觉特效整合的实践经验。
[记者]:教育合作似乎是战略重点之一?
[南博然]:完全正确。我们很荣幸受邀在北京电影学院青岛校区授课,重点解析北美拍摄技巧与项目融资策略。此外,我们还与复旦大学、红动工作室合作,助力培养新一代中国电影人才。
[记者]:EPE也活跃于中国各大电影节,这对业务有何助益?
[南博然]: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等顶级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展示项目、拓展人脉的绝佳平台。这些资源对深耕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记者]:团队显然是跨境协作的核心。
[南博然]:确实如此。合伙人陆毅鹏(Yipeng Ben Lu)兼具北美与中国影视行业经验,高级制片人浦莎莎(Shasha Pu)则专攻中美合拍项目协调。他们的专业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记者]:您如何看待全球电影业的未来?
[南博然]:我认为国际合作将更加紧密。通过融合好莱坞经验与本土市场洞察,我们致力于打造能引发全球观众共鸣的优质内容。(编辑: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