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老陈来讲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当分表更新,增加内容时,总表自动变化

首先我们先学习FILTER函数

FILTER函数作用:用于根据指定条件筛选数据。

=FILTER(要筛选的区域, 条件, [无满足条件时的返回值])

如下图所示,筛选总分大于450分的记录,公式为:FILTER (A1:H11, H1:H11>450)



Excel老陈说参数

oA1:H11:表示要筛选的数据范围,包含了学生的姓名、各科成绩及总分。

oH1:H11>450:这是筛选条件,即从H1:H11(总分列)中找出大于 450 的记录。

第二个函数:VSTACK函数

VSTACK函数用于将多个区域的数据按垂直方向堆叠起来,通俗地讲就是将多行连接成一个新的区域。

=VSTACK(数组1, [数组2], [数组3], ...)

如下图所示,将表1与表2工作表的区域拼接在一起,公式为:VSTACK (表 1!A14:H23, 表 2!A14:H23)



Excel老陈说参数

o表1!A14:H23:表示从工作表 “表 1” 的 A14 到 H23 区域的数据。

o表2!A14:H23:表示从工作表 “表 2” 的 A14 到 H23 区域的数据。

FILTER+VSTACK 实现分表新增更改数据,总表自动变化。

首先分别将光标表1与表2的任意单元格区域,按“ctrl+t”将表格变成超级表,然后如下图所示,再总表A2单元格输入公式FILTER (VSTACK (表 1: 表 2!A14:H23),VSTACK (表 1: 表 2!A14:A23)<>"")



结合了FILTER和VSTACK,先将多个区域的数据合并在一起,然后根据条件筛选出非空记录。

同时选择两个表格的方法是按住shift键单击第一个工作表再单击第二个工作表。

参数解释

oVSTACK(表1:表2!A14:H23):将工作表 “表 1” 和 “表 2” 中 A14 到 H23 区域的数据垂直堆叠。

oVSTACK(表1:表2!A14:A23)<>"":这是筛选条件,即从堆叠后的 A 列中找出非空的记录。

https://www.bjjiefei.com/industry/150.html

小伙伴们,Excel老陈今天就讲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