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1月29日晚发生在华盛顿特区的客机与军用直升机相撞事故中无人生还。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全球关注。在这起严重的空难背后,还有前一天美空军F-35战斗机坠毁事件,24小时内美军连续发生两起重大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也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军事威望受到不小的冲击。
特朗普(资料图)
先来说说这起客机与直升机相撞事件。美国东部时间1月29日晚,美国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一架载有64人的庞巴迪喷气式客机,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降落过程中,与一架载有3名军人的“黑鹰”直升机相撞,随后两架飞机坠入波托马克河。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但令人痛心的是,特朗普亲自证实无人生还。截至2月1日下午,救援人员已经打捞出42具遇难者遗体,其中38人的身份已经确认。
据了解,这架“黑鹰”直升机事发时正在进行“年度熟练度训练飞行”,机组人员“经验丰富”,还配备了夜视镜。然而,这样的专业配置也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规定,直升机在靠近里根国家机场附近区域时必须保持200英尺(约61米)或以下的飞行高度,以减少与其他飞机发生碰撞的风险。但“24小时飞行雷达”数据显示,相撞事故发生前,最后记录的直升机飞行高度约为400英尺,远远超出了限制高度。
“黑鹰”直升机(资料图)
另外,为避开里根国家机场空域内大部分飞机航线,相关部门为直升机设定了狭窄的飞行航道,可这条航道却与里根国家机场三条跑道之一的33号跑道的东南进近航线相交,而此次失事客机在相撞前正是在此路径上准备着陆。如此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的航道设置,无疑为事故埋下了伏笔。1月31日起,美国联邦航空局限制直升机在里根国家机场周围飞行,禁止大部分直升机进入机场附近两条航线的部分区域,只允许警方和医疗直升机飞行,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限制措施将持续多久。
再把目光投向1月28日的F-35战斗机坠毁事件。当天,一架美军F-35战斗机正在阿拉斯加的埃尔森空军基地进行飞行训练,过程中突然失控,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砸向地面,瞬间发生爆炸并燃起大火。好在飞行员及时跳伞逃生,但这架价值上亿美元的战斗机彻底报废。要知道,在中国率先首飞了第六代战斗机后,美军急需用现有的F-35战斗机来保持信心。可在中国六代机首飞仅仅一个月后,美军的F-35就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坠机事故,这对美军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F-35战斗机(资料图)
此次坠机事件是F-35战斗机首飞后发生的第11起严重坠机事件。算上之前已经坠毁的5架F-22战斗机,美制五代隐身战斗机坠毁数量已达16架。对比美国制造的F-16战斗机,其服役几十年生产了大约4700架,却坠毁了接近700架,美国曾用训练强度大、实战次数多来解释。然而,F-35和F-22的实战次数并不多,且这16架坠毁的隐身机都是在飞行训练期间坠毁的。反观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服役8年已列装数百架,却一直保持着零坠毁,这一对比更加凸显出美军在战机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F-35战斗机(资料图)
这两起事故在短短24小时内接连发生,对美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军事层面来看,美军的装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质疑。无论是F-35战斗机的坠毁,还是“黑鹰”直升机与客机的相撞,都表明美军在装备维护、飞行训练以及空域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漏洞。以“黑鹰”直升机为例,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在进行年度熟练度训练飞行时却发生事故,这不得不让人对美军的训练体系和安全保障措施产生怀疑。
美军(资料图)
在国际形象方面,美军一直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示人,但这两起事故无疑让其形象大打折扣。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军事力量的稳定和安全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美军频繁出现的事故,可能会让其他国家对其军事能力产生新的评估,也会影响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面对这两起严重事故,美军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挽回局面。
- 彻查事故原因:对于F-35坠毁和客机与直升机相撞事件,要成立专业、独立的调查小组,深入调查事故背后的技术故障、人为操作失误以及管理漏洞等原因,不能敷衍了事。只有查明真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全面审查装备维护体系:对F-35、F-22等先进战机以及“黑鹰”直升机等装备的维护保养流程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装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增加维护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严格按照维护标准进行操作。
- 优化飞行训练方案:重新评估飞行训练的强度、内容和方式,确保训练既能提高飞行员的技能,又能保证飞行安全。特别是对于五代隐身战机这种先进装备的训练,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大纲,避免因训练不当导致事故。
- 加强空域管理:重新规划里根国家机场等繁忙空域的飞行航道,避免不同类型飞机的航线冲突。加强对直升机等飞行器在机场附近空域的飞行监管,严格执行飞行高度等规定。
5.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在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美军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救援设备的先进程度和适用性,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
美国在这24小时内遭遇的两起重大空难事故,给美军敲响了警钟。美军必须正视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未来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麻烦和挑战。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两起事故也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促使各国更加重视航空安全和军事装备的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