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呼中区北部的呼中大桥(又名卡玛兰大桥),挂上了“大兴安岭地区历史建筑”铭牌。副区长于海波参加挂牌仪式,区住建局等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挂牌活动,自此,这座历史建筑拥有了崭新的名片。


呼中区最低气温曾达到53.2摄氏度,卡玛兰是鄂温克语言意为寒冬时节。呼中大桥(又名卡玛兰大桥)位于呼中镇北、卡玛兰专线四公里处的呼玛河上(K134+931米)。

该桥于1969年由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设计,由呼中区桥梁工程大队三连承建,由专业技术工人、佳木斯知青为骨干,军工和沪浙知青组成,依靠人力架设而成,历经三年于1972年7月竣工通车。该桥全长307米,宽5米,高12米,跨径组合9×33米。最大跨度33米,载重量公路二级,桥体为九孔五肋四波双曲拱造型。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该建筑曾作为桥梁用途使用。50多年来,它见证了呼中的发展历程。如今,这座桥已经被保护起来,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吸引着众多游客与学者前来参观与研究。

历史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也是我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更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识与参与度,推动历史建筑保护。

监 制:孙剑波

审 核:李振凯

责任编辑:白 玉

编 辑:张 钊

供 稿:呼中区住建局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呦~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我们的邮箱是:hzxcwx@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