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六姊妹》甫一亮相,便展现出强劲的收视势头,收视率节节攀升,直逼4%,甚至有问鼎年度冠军的可能。
然而,这耀眼的收视成绩背后,却是口碑的全面崩盘。网络上吐槽声此起彼伏,负面评价几乎一边倒,形成了收视与口碑严重割裂的局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剧?
《六姊妹》的热播,似乎验证了“流量为王”的时代法则。高收视率的背后,是观众对于年代剧题材的天然好感,也是对于央视平台的信任。
然而,这种信任很快就被剧情和演员表现的种种问题消磨殆尽。观众们一边追剧,一边吐槽,一边疑惑:这部剧,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演员阵容:
许多老戏骨都在,可是对比之下,一些年轻演员,如沈月、高露等,却更能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1.邬君梅:从国际影星到众矢之的
邬君梅,这位在国际影坛享有盛誉的演员,在《六姊妹》中饰演母亲刘美心。然而,59岁的她出演30多岁的少妇,扮相上的违和感成为了观众吐槽的重点。
许多观众认为,邬君梅在剧中的表演过于用力,表情僵硬,缺乏层次感,尤其是与刘钧饰演的丈夫何常胜的对手戏中,她的假笑和浮夸表情尤为明显,与角色应有的成熟稳重相去甚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沈月饰演的青年何家丽。沈月在剧中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她真挚自然的表演,将角色的青春活力和倔强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些观众甚至表示,看到沈月出场,就像看到了梅婷的“青春版”。这种新老演员之间的对比,也让邬君梅的表演显得更加尴尬。
有人为邬君梅辩解,认为角色年龄跨度大,演员难以完美驾驭。但更多的声音认为,即使考虑到角色年龄跨度,邬君梅的表演也未能达到观众的预期。
更有观众指出,邬君梅近年来频繁在影视剧中饰演母亲角色,似乎陷入了“妈妈专业户”的窠臼,这或许也是她此次表演未能突破的原因之一。
2.陆毅:昔日男神,如今演技遭质疑
以往,陆毅可是被广大观众视为心中的魅力偶像,他因出演《永不瞑目》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而在当时红得发紫,名声大噪。然而,近年来其作品数量呈递减之势,演技亦似陷入停滞之态。
在《六姊妹》中,他饰演的大姐夫张建国,更是成为了观众吐槽的重灾区。不少观众觉得,陆毅于剧中的表演太过僵硬、空洞,且欠缺情感,宛如一个“行走的木头人”,根本未能演绎出角色的魅力与层次感。
在与另一位女演员的对手场景中,充分显现出了陆毅在表演上的不足之处。两人在剧中饰演夫妻,但他们的互动却缺乏火花,感觉更像姐弟,甚至有些观众调侃他们是“姐弟恋现场”。此表演CP感匮乏,令观众难以沉浸其中,从而降低了剧情的可信度。
一些观众认为,陆毅演技下滑与其长期缺乏高质量的表演机会有关。演员需要不断磨练演技,才能保持状态,而陆毅近年来作品不多,角色类型也较为单一,这或许是他此次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3.辣目洋子:喜剧演员的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辣目洋子,作为一位喜剧表演者,她依靠自己别具一格的诙谐魅力及天生的演技才华,在综艺舞台上赢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转型出演电视剧的她,却在《六姊妹》中遭遇了滑铁卢。
喜剧演员转型出演正剧,需要克服表演风格的差异,深入理解角色,才能真正融入剧情,塑造出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
辣目洋子于《六姊妹》中的表现,无疑展露其表演之不足,这也警示其他转型演员:转型之路,荆棘载途,需付出更多心血。
4.梅婷:演技在线,但角色设定存争议
梅婷在《六姊妹》中饰演大姐何家丽,她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在线,将角色的坚强、温柔以及长姐如母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部分观众觉得,梅婷饰演“女儿”角色时,其年龄稍显不符,且她与邬君梅年龄差较小,母女感欠缺,这影响了剧情的合理性。
相比之下,沈月饰演的青年何家丽则更符合观众的预期。沈月与梅婷在外形和气质上都颇为相似,她的表演也更加青春活力,将青年何家丽的朝气蓬勃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情与制作:细节之处见真章,可惜瑕疵不少
1.剧情节奏:矛盾冲突不断,缺乏张力
《六姊妹》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六个姐妹的命运充满了戏剧冲突的可能性。
剧情从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何家求子的困境,奚美娟饰演的奶奶也展现了传统家庭中长辈的角色。随着六个女儿的相继出生,家庭内部的矛盾逐渐显现,但这些矛盾的处理方式却显得过于简单粗暴,缺乏深入的刻画。
例如,大姐何家丽的强势性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长姐的责任感,但却显得过于刻板,缺乏表现。
后续剧情中,姐妹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只是不断重复着争吵和和解的模式,让人感觉乏味。
2.年代氛围营造:细节到位,但整体感不足
剧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例如磨损严重的凳子、泥土地、炕等等。部分观众指出,剧中人物的服装、造型、语言等方面,与真实的年代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削弱了剧集的真实感。
3.播出时间安排:反人性化,降低观剧体验
该剧采用一日两集的播出模式,但两集之间却间隔了两个小时,这种反人性化的安排,极大地降低了观众的观剧欲望。许多观众表示,为了追剧,不得不熬夜等待第二集的播出,非常影响休息和工作。
4.磨皮滤镜:厚此薄彼,加剧视觉割裂感
一些观众指出,导演组对不同演员的磨皮程度存在差异,例如梅婷的皮肤明显比邬君梅更加光滑,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不仅加剧了视觉上的割裂感,也引发了观众对剧组的不满。
一些观众调侃,梅婷看起来比邬君梅还要年轻,这无疑是对剧组化妆和后期制作的讽刺。
收视与口碑的矛盾:高收视≠好口碑
《六姊妹》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于收视率与口碑之间关系的思考。
一些观众认为,剧方过分追求收视率,而忽略了剧集的质量,导致该剧在演员选择、剧情节奏、角色塑造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结语:反思与展望
《六姊妹》的热播与口碑崩盘,是国产剧市场的一个缩影。它既反映了观众对于优质国产剧的期待,也暴露了国产剧创作中的一些问题。
年代剧创作,不但需着意还原历史场景与时代氛围,更要深入开掘人物内心,彰显时代变革中的人性光辉。
国产剧市场于未来有望涌现更多收视与口碑俱佳之作,进而满足观众与日俱增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