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大S离世消息席卷网络,病亡原因令网友无比痛心。

其中有条消息透露——她四次就医四次返回了家中,并没有被日本医院收治。

很多粉丝遗憾——要是被收治可能就不会有悲剧了。

也有人透露,在日本看病,医院的规矩确实很多。其实,别的国家也是如此。

1月16日,短视频平台上有媒体发布了一则短视频;

短视频里有一条超长的队伍,哪怕当天的天气环境十分恶劣,风雪大作的情况下;



愣是一个人都没有离开队伍回家。

排队的面孔都是欧洲人,根据发布视频的做作者称:这些人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沃克顿小镇;

人们冒着狂风暴雪排队,是为了和新任职的家庭医生签署相关服务协议。

据悉新任职的家庭医生,只能和当地500个左右的居民签署相关服务协议;



视频发布者拍摄视频的时候,队伍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1000人。

明知道排到自己可能无法完成和家庭医生签署服务协议,这些人为何还要冒着暴风雪排队?

如果了解过加拿大相关的医疗政策,就能理解这1000人这样做的原因了。



在加拿大,居民如果没有和家庭医生签署相关的服务协议,是无法到医院的就医的。

不管患者患了什么病,必须要家庭医生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

确定病情超过了家庭医生的能力范围,家庭医生才会将患者转介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只有极少数患了急病的患者,才有可能直接到医院进行诊治。

有这样的医疗制度,难怪会有上千人冒着暴风雪派对和家庭医生签署服务协议。

在获知有新的家庭医生到来的第一时间,15号开始已经有人在家庭医生的工作地点排队与之进行相关的服务协议签署了。



有媒体就加拿大的相关医疗制度进行了采访,被采访的对象表示非常讨厌加拿大的医疗制度;

患病以后,有可能到死都没能看上医生。

有非营利性的公共政策智库公布了因加拿大相关医疗制度导致的患者死亡数据;

过去7年来,有将近75000人在排队就医的过程中离世;



他们甚至没来得及和医生见上一面,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能有人会说,家庭医生不足,多聘请一些家庭医生不就行了吗?

事实上,家庭医生在加拿大的薪酬待遇,几乎位于所有职业的末端;



很多家庭医生都无法忍受这么低的薪凑待遇,直接选择了跳槽或者转往其他的行业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加拿大目前没有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大概有650万名;

而这个情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改善,甚至还会进一步恶化。



许多大学生知道家庭医生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制度如此低下,往往也不愿意学习这个专业;

没有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以往大部分的家庭医生也选择跳槽,居民们的医疗根本没有保障。



视频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时候,加拿大的网友已经有不少处于崩溃的边缘;

强烈要求改变加拿大的医疗系统以及相关就医制度。



还有一些网友看完中国的相关医疗系统和就医制度后,直接表示要搬来中国生活;

不想每天隔着屏幕来羡慕中国的国民生活。

国内不少网友在看到崩溃的加拿大网友以及相关视频才知道;



原来我国的基本医疗制度,和西方一些国家对比,竟然是如此人性化和完善的!

有网友在视频的评论区直呼:“被骗30年,国外的月亮并没有比较圆,自家的月亮才是最圆的!”

30年前,国内的社交网络不如现在这般发达;



很多人在听说国外相关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民生福利制度的时候,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口耳相传的方式传回来的事情,在中间就变味了;



而且很多情况无法直观的表达,带着很浓重的个人情绪。

30年前,经常能听到身边哪位有国外亲戚的邻居或者朋友说,国外的福利制度非常好;

以为加拿大的每个国民都有家庭医生;



那时候自然会认为家庭医生,就是上门给患者服务的,给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照。

没想到家庭医生只是患者和医院的一个中介,并不会上门服务;

而是需要患者走到家庭医生工作的地点就医,到了以后往往还要排队;

完成排队以后急诊已经变成了“慢诊”。



在我国,每一位生病的患者,都能在基础医疗机构得到及时的诊治;

患者在门诊就已经能和专业的医生直接进行接触。

对于一些突发性的急病,更是有急诊的专门医护人员负责接待。



有一些从来没有踏出过国门的网友表示,自己对外国的医疗制度,都是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的;

在此之前从来都不知道只有中国才有门诊。

短视频平台的建立,让全世界各地的网友都能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国人不用踏出国门也能见识到他国民生的相关情况。



前段时间,有一名加拿大的老爷爷,选择从加拿大坐飞机到中国杭州的医院就诊;

本来在加拿大要排队一年才能治疗的疾病,在中国一周就完成治疗,可以坐飞机回家了。

在中国,医院的门诊和住院制度不仅为国民服务;

对于一些没有购买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外国人,我国的医院也是一视同仁的接待。



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很多居民都是不差钱的,对他们来说,治病花钱多少不是太大的问题;

问题是等待的时间过长,很有可能由小病拖成大病。

而且加拿大的医院收费也不便宜,像这位打飞的到杭州就医的老爷爷;



在杭州的医院治完病以后,发现自己打飞的到杭州治病的花费,比在加拿大当地医院就医的花费还要少。

自从有了短视频平台,国民再也不用被“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谎话蒙骗;

民族自信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生活在中国,不一定能体验最高端的奢侈生活,底层人民的生活、医疗等都能有基本的保障;

有部分网友看得很透:“医疗、电力、电信、用水、教育永远都不能私有化。”

看完加拿大居民冒着狂风暴雪排队签约家庭医生的新闻,只想说能生活在中国,真好!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