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越来越大,法案通过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1月23日,美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两党法案,法案要求撤销我国在美国的优惠贸易地位,并分阶段征收高额关税,以及终止对低价值我国进口产品的“小额豁免”的免税待遇。
如果该法案一旦通过,将会严重影响到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关系。
根据了解,该法案由众议院特设委员会的共和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提出,此前特朗普就曾发布备忘录,要求其内阁评估有关给予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立法。
所有人都曾预料到该法案一定会推出,但没有人预料到,法案会出来的这么快。
当所有的因素叠加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多种力量推动着美国的对华竞争意识不断提高,也就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回顾过去,美国会早在2000年批准了给予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这为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奠定了基础,此后我国开始深度融入全球化,并奠定了今天的世界工厂地位。
到了特朗普时代,变化才开始发生。特朗普一直抨击我国对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并扬言要对我国商品征收更多关税。
最终,这也促成了取消我国永久贸易优惠地位法案的出台。
该法案由共和党主席穆勒纳尔以及民主党众议员汤姆·苏奥齐共同发起,全名叫《恢复贸易公平法案》,这也是美国两党又一次针对我国的联合法案。
按照美国的说法,给予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引发了我国的进口浪潮,耗尽了美国制造业,使美国容易受到经济胁迫。
这显然是无稽之谈,更多是美国用来打压我们的借口。
但该法案的推出,的确也标志着美国两党在对华经贸上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该法案只是立法程序的开始,该法案最终还要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取得一致共识才能够成为正式法律。
但考虑到目前共和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占多数席位,这也意味着,作为共和党主席的穆勒纳尔,大概率能够通过该法案的正式立法。
什么是美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呢?
事实上,严格来说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乃至拜登,对我国不断征收的关税,实际上已经终止了美国对我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
但在新法案的影响下,美国将终止每年重新认证我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并将非战略商品的最低35%关税和战略商品的最低100%关税编入法律。
按照该法案,关税将在五年内分阶段实施,第一年为10%,第二年为25%,第四年为50%,第五年为100%。
从这个角度来看,该法案的杀伤力巨大。
巧合的是,就在特朗普上任后不久,还扬言要对我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在2月份之后开始实施,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所谓的10%关税和这个法案有什么联系,但其中的相似性,仍然值得我们警惕。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法案的威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一旦该法在美国两院通过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它会正式成为美国的法律,并具备非常长期的战略意义,每年重新认证我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并将商品关税最低35%和战略商品100%最低关税写入法律,这就意味着,美国的对华战略基本上已经定性了。
那就是长期性的战略性的东西,而这个竞争,可能是以几十年为一个时间周期的。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已经不亚于“新冷战”。
除此之外,该法案还将终止对某些“涵盖国家”的小额豁免,这其中也包括我国。
小额豁免是此前拜登提出的策略,后来经过修改,按照目前的美国小额豁免政策,是对运送至美国的价值800美元以下的低价值货物不征收关税,这一政策可以说非常利好电商。
国内的电商公司希音也正是靠着小额关税豁免,在美国做的风生水起,甚至一度可以威胁到亚马逊。
希音是怎么做的?
其实就是在美国的客户在电商平台下单,希音根据平台数据预测,然后把订单发给国内的中小制造企业,最终成品后,再运到美国的希音消费者手里。
如果这个法案取消了小额豁免,那么对我国制造业来说,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例如服装、玩具等,也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特朗普此前就已经呼吁修改美国的小额豁免,因为他们认为这导致了美中贸易逆差扩大。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3年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2790亿美元。
和巅峰时期相比,这个逆差额并不高,但对特朗普来说,这个数字可能是他无法接受的。
理性来看,特朗普2025年上台,一直到2026年止,在这前两年的时间里,应该都是特朗普执政效率最高的两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目前共和党牢牢占据着美国的立法机构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大多数席位,这也意味着,在这两年时间里,特朗普的许多策略都可以通过两院成为立法,付诸实践。
因此,特朗普的第一个法案就至关重要,不仅仅标志着特朗普这一任期的重点,也意味着特朗普背后的共和党到底关注什么。
从这份提案来看,特朗普的前两年重点已经非常清晰了,其中之一必然就是对华经贸策略。
这份提案是由共和党主席提出的,其中还有民主党的参与,因此理论上,该法案通过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这是历史上的标志性一刻。特朗普渴望用关税作为武器,来倒逼全球企业在美国生产,而不是在他国生产。
正如特朗普1月23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所说:“我向世界各个企业传递的信息非常简单:来美国生产你们的产品,我们将给予你们额地球任何一个国家能给予的最低税。但是,如果你们不来美国生产你们的产品,那么很简单,你就必须支付关税。”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转变,尤其是对国内制造业而言。全球化是哪里的生产成本更低,企业就去往哪里。但特朗普用关税打破了这一平衡,在关税增高,美国企业税降低的情况下,特朗普的这一举措有可能吸引到更多企业到美国生产。
但问题在于,地球很大,美国显然不能独自享受它带来的红利。用消费来逼迫甚至是改变全球化历程,它的后果比我们想象的可能还要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