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这国际形势就像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也门胡塞武装在封锁红海,声援巴勒斯坦的抵抗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一系列操作,让陆路上的中欧班列变成了亚欧贸易的“生命线”。



2024全年也是中欧班列的成绩大放光彩的时候,运输量更是突破了2000万吨。

不过,看似前景一片向好的中欧班列,却在2024年的10月中旬就有了戛然而止的迹象,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来自于俄罗斯。

直至今日,仍有大量中国商品滞留在中欧班列沿线的俄罗斯,这释放着什么样的信号?它们又为何要这么做?



俄罗斯的阻挠让中国损失巨大

从中国经俄罗斯发往欧洲的中欧班列集装箱遭到了俄罗斯的全面检查导致长期滞留。最近一段时间,这样的消息满天飞,也很让人气愤。

湖南邦达通物流公司的总经理说,客户出的圣诞棉服到现在还被俄罗斯扣留着,而圣诞节都过去40多天了。

其实,俄罗斯检查、扣留的理由源于2024年10月15日通过的1374号令,他们要求对中欧班列实施全面的检查,只要涉及军民两用的物品直接扣押。



但所谓的军民两用只是名义上的,就连圣诞棉服这样的商品都能被俄罗斯扣上“特殊用途”的帽子。

做国际贸易的都知道,对于商品的运输,买方会有要求,一般是要让卖方将商品交到买方的手里,才算贸易的达成。

而从10月中旬到现在,俄罗斯在他们那将中欧班列集装箱检查扣留,就会导致交货延迟,从而使中国企业面临高昂的违约金。



就像隆基绿能发往欧洲的光伏产品,就是因为被俄罗斯扣留的时间太长,导致交货延迟,从而面临着380万美元的违约金。

而且,一些被扣留41天的光伏组件,在被放行时表面已经结满了冰霜,这就只能降价出售了。

可想而知,这对国内企业的损失是多么的大,它们既要赔付高昂的违约金,还要降价处理已经过时的、有损坏的的商品,且不说回不了本,就连人力、物力可能都赚不到。



虽然,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的外事部门在1月9号进行了会议协商,使得一些集装箱能够被放行,但还是有部分商品堆积在斯摩棱斯克。

这就很让人疑惑了,不是说好的“友谊无上限”嘛,为什么现在以这样的方式破坏两国的关系?



俄罗斯为何阻挠中欧班列?

因为美西方国家制裁和俄乌冲突影响自己发展的缘故,俄罗斯对中国可是有着高度的依赖。

经历了两三年的战争,俄罗斯的经济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还能位居世界第四,这其中虽和自己丰富的能源储备和粮食储备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更多的是和中国的贸易往来。

2024年,俄罗斯是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商品总额是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



而如果再把时间往前推移,从2014年到2024年,又或者是从2022年到2024年,这期间是中俄双边贸易猛烈增长的时期,而2022到2024正好是俄乌冲突。

如今,俄罗斯是我国的第八大贸易逆差国,2022到2024年这三年里,我国对俄罗斯的贸易逆差总计是4770亿元。

也就是说,俄罗斯战时的经济发展对中国是高度依赖的,那它们为何还要阻挠中欧班列呢?



如果从经济角度考虑,扣留中欧班列集装箱,就能够收取罚款和滞港费,这也能一定程度增加俄罗斯的财政收入。

从地缘政治考量,能够成为与欧盟博弈的筹码,因为俄罗斯的扣留势必会导致欧洲市场阶段性的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

而且,中吉铁路还没开通,此时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大多都需要经过俄罗斯,如此重要的位置也能成为其对欧洲和中国的威胁、震慑。



当然,也可能是对中国的变相警告,因为喊话24小时之内解决俄乌冲突的特朗普,将这个时间延后了许久,而且对中国倒是表现出来示好的态度。

特朗普甚至还准备在上任后的3个月之内,访问中国,很明显这一信号对俄罗斯来说不算特别友好。

再加上,拜登政府时期对俄罗斯的影子舰队实施了制裁,特朗普更有与俄罗斯能源抢生意的意思,如今海上运输的成本高涨,导致中国和印度两国暂停了与俄罗斯海上的石油贸易。



虽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础是国家利益,但只要目前美国不改变其打压中国的策略,那中俄之间的关系基本还是一条线上的。

所以说,俄罗斯真没必要搞这种破坏两国关系的行为。当然,这也更加说明了国与国的外交往来一切以国家利益至上。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信源:《"中印被迫转向"?》 新浪财经
《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去欧洲货物 部分已滞留近三个月》 财新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