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13时25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57.76亿,超《长津湖》票房成绩,仅用时8天5小时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
57亿的票房数字背后,藏着一个暖心又搞笑的小故事。导演饺子的妈妈最近成了小区里的“网红”,天天拿着手机看票房数据,逢人就说自家儿子有多厉害。
老人家的理由可把人逗乐了:“我这是免费帮他宣传!我儿子太宅了,太安静了,不帮他'包装'一下,以后别人见了都不认识他。”哎呦,这位妈妈也太可爱了吧!
说真的,能让一个导演的妈妈这么骄傲,《哪吒2》确实有这个实力。这部片子把中国神话玩出了新花样,把神魔立场和正邪对立搞得特别高级。最后那场大戏,比第一部“扛天雷”那段还要炫酷,看得人直呼过瘾。
饺子为了这部片子付出了不少代价。眼角的皱纹多了,白头发也多了,整个人都被时光啃了一口。破亿海报还是他自己画的,听说为了第三部,他可能还得熬上五年。
不过有这么个支持他的妈妈在后面撑着,饺子也是真的幸福。
电影里讲的是哪吒的故事,戏外这对母子的故事同样让人感动。
饺子妈妈前两天去看电影,看完就被迷住了。她说脑子里全是那小子(哪吒)和敖丙的故事,连申公豹这个角色都让她改观了,从讨厌变成了喜欢。看来导演的创作功力连亲妈都给征服了!
"其实我从小就想当漫画家。"在一次采访中,饺子笑着说道。生命的转折往往来得猝不及防。当他看到同学转行做软件时,内心那份被压抑已久的创作渴望,如同火山般喷发。"
要是现在不追随内心,可能这辈子就再也没机会了。"就这样,这位准医生毅然选择了另一条路。
"那时候经常卡在一个技术问题上好几天,但就是不信邪,"他回忆道,"直到做出第一个能动的角色时,那种成就感,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美。"
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自学3D动画简直就是在啃骨头。没有专业教材,没有教程视频,连个能问技术问题的人都找不到。饺子就靠着一本破旧的MAYA教程,在电脑前一遍遍地摸索。
进入职场后的饺子,就像一块干渴的海绵,疯狂吸收着各种知识。在成都的那家小广告公司里,他一个人扛起了策划、建模、动画、特效等多个岗位的工作。"那会儿经常通宵达旦,饿了就啃个面包,困了就趴桌子上眯一会。"
这段经历也让他逐渐成长为全能型的动画导演。
但真正让人惊叹的是他随后的选择,辞职闭关整整三年多。
住在家里,靠着老妈每月1000块的退休金,过着近乎苦行僧的生活。
"那时候就想着,如果不能做出点真正的作品来,这辈子都对不起自己。"终于,他用一部《打,打个大西瓜》惊艳了整个业界,斩获了包括柏林电影节在内的30多个国际大奖。
然而,一战成名后的饺子并没有随波逐流,在那个国产动画举步维艰的寒冬期,他选择默默接外包维生,同时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想。"很多人不理解,问我为什么不趁热打铁。其实我在等,等一个真正理解动画电影的伯乐。"
直到遇见光线传媒,遇见彩条屋的CEO易巧,这个固执的动画人终于等来了他的春天。当易巧问他"要不要一起花几年时间干一票大的"时,饺子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就这样,《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之旅开始了。
在《哪吒》的制作过程中,饺子展现出了一个老派动画人的执着。"预算不够?那就想办法。"他巧妙地将特效分包给60多家公司,"有人擅长做水,有人擅长做火,各取所长反而让每个画面都成了精品。"
制作期间,工作室里经常能看到饺子带着浓重的黑眼圈。"后来我们就开玩笑说,哪吒那个标志性的黑眼圈,就是照着导演画的。"一位动画师笑着说。
"其实我们做动画的,都是在用技术讲故事。"饺子常这样告诉团队,"特效再炫酷,如果打动不了观众的心,那就是白忙活。"
这种理念贯穿在《哪吒》的每个细节中。比如哪吒的叛逆、太乙真人的可爱、敖丙的纯真,都让观众在视觉震撼之外,感受到了温暖和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掀起了一场国漫复兴的热潮。
电影最后的彩蛋也埋了不少伏笔,饺子说这是给下一部准备的。看来这位宅男导演还要继续拼命啊!不过有这么个当“宣传委员”的老妈在,我觉得他压力应该能小一点。
话说回来,你看过《哪吒2》了吗?要是还没看,趁着春节假期赶紧去瞧瞧。顺便帮饺子妈妈完成“免费宣传”的任务,哈哈!不过说真的,能让一位母亲这样自豪地“炫耀”,这部电影一定做到了妈妈的心坎里。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