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到,对孩子来说,最期待的可能就是压岁钱了。
但是家长们就比较头疼了:
让他们自己拿着,怕乱花钱;如果强硬要过来,孩子又不乐意......
每年关于压岁钱的话题,总能引发很多家长的讨论。
压岁钱究竟归谁管?
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钱的归属问题总能引发一波热搜。
有网友直言,因为压岁钱的问题,还和孩子爸爸吵了一架。还有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压岁钱,都想离家出走了......
图源 | 家长分享
甚至有孩子和父母因此对簿公堂——
图源 | 新闻截图
那么,孩子的压岁钱到底应该归谁?谁有权支配?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法律上早就有规定了:
八周岁前由家长代管
八周岁后应协商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依法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实施重大、复杂的民事法律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拿压岁钱买书籍、文具、零食等。但如果用来游戏充值、打赏主播,则属于不符合其年龄智力的行为,需要征得家长同意或者追认,如家长不愿意,那么这些行为从法律上来说是无效的,如游戏充值,家长可以要求网络平台把钱返还。
那么家长能将孩子的压岁钱据为己有吗?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家长可以将压岁钱花在孩子身上,例如交学费、买衣服、报补习班。但不能用于家长自身消费,例如包成红包转送他人、请客吃饭等。
图源 | 微博截图
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考验的,其实是爸妈的智慧。
无论如何,都请记住,我们给孩子压岁钱,是出于对他的期许和祝福,更是借此机会,让孩子了解压岁钱的意义~
“替孩子保管”压岁钱?
可能就抹杀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机会
哈佛教授戴维·哈金斯说:从孩子一生幸福的角度考虑,学习一些财务理财知识,比学习高等数学,甚至所谓的数学思维更有益。
而压岁钱无疑是很好的财商启蒙工具——
压岁钱是一笔输得起的钱,没有哪个家庭离开了压岁钱就运转不灵;
压岁钱也会是一笔赢得潇洒的钱,掌握了粗浅的理财知识之后,孩子们能够真切地见识钱生钱的魅力;
压岁钱更是一笔启发孩子进入财务思维的钱,这是任何现代人都应该拥有的思维。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管理金钱,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管理人生的必经之路。
学会跟钱打交道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压岁钱就是这堂课最好的契机。
它不仅培养了孩子财富观、价值观,还可能决定着他一生幸福与否。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金钱观呢?不如先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让孩子从小客观认知金钱,拥有自己的账户。
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现在的很多孩子可能连人民币都不认识,对于金钱更加没有概念。
“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
“钱是从手机里刷出来的。”
“钱是从银行卡里取出来的。”
所以金钱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2、建立孩子理财的概念,培养驾驭财富的信心。
欧美畅销的财富启蒙读物《小狗钱钱》中提到:即使是孩子,只要有人教他们,他们也能学会投资,掌握财富的密码。
广东有一个爸爸为了让儿子明白一些基础投资概念,就让儿子把1万压岁钱投资自己的公司。
父子俩非常正式地签订了一个协议,爸爸承诺每年年底按照10%的利息分红。
连孩子都觉得,这种方式比单纯存银行还有意义。
3、给孩子有限的花钱自由权,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富。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家人一起出去旅行,妈妈为了培养女儿的金钱观,给了100块,告诉女儿这就是她的钱,她可以自己做主,想买什么都可以。
但是只有这100块,花完就没有了。
女儿特别开心,很小心的就把100块珍藏起来了。
进到一家玩具店的时候,特别激动,学着看价签,尝试着看自己买不买得起。
结果结账的时候只买了很小的三件东西,合起来不到十块钱。
妈妈表示非常惊讶,没想到孩子只花了这么小一部分。
后来这名妈妈才发现,让孩子自己去结账,亲身感受钱越花越少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在心里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钱是越花越少的,要学会珍惜,并且用在该用的地方。
这个春节,不要再用“对钱没有概念”这种话来“没收”孩子的压岁钱了,正是因为他没有概念,父母才必须教会他用钱有度。
在这个遍地是金子,同样也遍地是坑的时代,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财富、创造财富、管理财富,他才不会错过未来人生里的真正“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