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心 悟 道 寻 远 方
田玉山/文
“伏久者,飞必高”,语出《墨子》。意即久伏的鸟,一但展翅,就会一飞冲天。日前,笔者拜访了遵化青年画家贾双武,走进贾双武简朴素雅的工作室,室内有数盆兰花正在花期,只见他手握画笔正在聚精会神地描绘着他心中的奔马,墙壁上挂满了他豪情奔放的骏马图。工作室内文房四宝、画册、杂志占用了大半个空间,画案上全是他画过的画稿,欣赏着他视觉张力很强的作品,循着他从事画马艺术的足迹,可以感受到他潜心悟道的不懈追求。
贾双武唐山遵化人。系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画家老甲(贾浩义)侄孙,且师承于老甲。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遵化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目前供职于遵化依水贵宾楼老甲美术馆,尤以画马见长。从2006年起至2017年曾在北京老甲艺术馆工作多年,那段难忘的时光,让他感到大师的艺术气息、丰厚的中国绘画传统,无时不在滋润着他的艺术情思,潜移默化,受益匪浅。尤其是老甲先生形神兼备的作品深深影响着他,无论是块的移动,势的凝聚,色的跳跃,力的迸发,还是那种酣畅淋漓的水墨大写意效果赋予的马人格化的精神气质,都非常独特而令人震撼。
贾双武清楚的记得,刚开始画马时,老甲先生言传身教让他放开笔墨,提示他大写意笔法画马应该如何表达,强调注意笔墨,把握好造型。同时还要临习中国书法,尤其是草书名家张芝、怀素,以及孙过庭《书谱》中叙述的书法作品,观察其笔法变化,寻找“连”的规律和办法,从中受到草书书写的启发,找到笔简而意浓的形式感,遵循《道德经》中所说的“少则多,多则惑”的原理去进行创作。
贾双武潜心画马,笔耕不辍,哪怕废画千张,也要圆心中的一个梦想,让自己笔下的奔马,笔墨酣畅,气势磅礴,姿态飘逸,力求给人以震撼和艺术感染力。贾双武告诉笔者:“马的神秘切合了我内心所感,马引领着内心,牵动着画笔,笔随马动,马随心行。”如今,他在艺苑之路上辛勤耕耘,素心悟道,他的奔马系列作品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老甲先生曾亲自为他题写工作室名“日知斋”,鼓励他日新月异,知己、知新,醉心笔墨,砥砺前行。
近年来,一心向学的贾双武,为了深入了解马的客观物象,系统地学习了马匹解剖与运动规律,并多次到草原马场写生并创作。辽阔无际的大草原,一幕幕万马奔腾、气吞万里的雄浑场面常常使贾双武激动得彻夜难眠,引发了他的艺术灵感,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回来后他成功地创作出了一幅幅“物我交融”的力作。一件件写生作品中,桀骜不驯、神采飞扬的骏马跃然眼前。有的纵鬃扬尾,腾蹄嘶鸣;有的怅然凝望,依依相顾。如作品《牧归图》表现的是百万骏马在草原上竞相奔腾的景象。画面尘埃滚滚,马鸣啸啸,势如破竹,力不可挡,惊心动魄的场面洋溢着自然和原始的力量,似一曲雄浑的交响乐。画到无心方为道,心牵翰墨动情真。如今醉心奔马图十几载的贾双武,对画马“迁想妙得,状物达意”,已有深刻的理解。其笔下的马,有着一种执着、坚毅、刚强,透射出一种大气魄、大境界。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双武的绘画艺术必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此文原载《唐山劳动日报》作者田玉山(唐山劳动日报社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贾双武生于1978年,河北遵化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遵化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画家老甲(贾浩义)侄孙,同时师承于老甲。尤以画马见长,其他也均有涉猎。目前供职于遵化依水贵宾楼老甲美术馆。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受到美术界专业人士和收藏家们的肯定并收藏。《人民政协报》、人民日报社《市场报》、《唐山劳动日报》、《秦皇岛日报》等各大媒体多次刊发其绘画作品并发表评论,搜狐、网易、雅昌艺术网、长城网、中宏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中华网、中国报道网、新华网、新华报业网、国际在线、人民政协网、人民日报海外网、人民周刊、人民美术网、中国周刊、中国访谈网、齐鲁晚报、河北新闻网等各大网站也均有报道。 著名美术评论家刘工醉先生评贾双武先生作品“贾双武笔下的大写意作品,不仅具备神韵与意境,更难得的是具备了一种雄悍刚猛的气势。这气势,既源于笔墨的运用,也源于画家心中的豪情。只有心胸博大情感丰富的艺术家,才有希望创作出广受大众欢迎而又充满正大能量的艺术作品。贾双武是一位颇具潜力的艺术家,他笔下的生物,鲜活生动,雄壮阳刚,显示出高昂的精神力量。尤其贾双武笔下的奔马,气势如虎,豪迈高雅,真正将奔马的气质与精神,通过笔墨传递给观众。他的马具备民族之精神,弘扬了正能量,正是每个人身上所需要的阳刚和勇气”。2019年4月27日创立“双武水墨工作室”。多年来,贾双武先生笔耕不辍坚持艺术创作,用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讴歌时代,讴歌美好生活。创作之余,贾双武先生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次捐款、捐赠画作用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受到良好的社会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