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登顶!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6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突破57.76亿元,超《长津湖》票房成绩,仅用8天5小时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今年春节档档期总票房突破95.1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1.87亿,双双刷新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有这样的亮眼成绩,再加上爆款电影带动,今年电影市场能彻底回暖吗?
哪吒、唐探还有40亿待收割
2月5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春节档电影数据洞察》(以下简称《洞察》)显示,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为95.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6%,观影人次达1.87亿,同比增长14.7%,均刷新春节档影史纪录。其中,2025年春节档日均票房超2021年,创造了日均13.55亿的新纪录;日均人次较去年也有了显著提升。场次方面,由于今年头部影片时长同比增长,市场反响火爆,影城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带动日均场次不降反增。
春节档票房热度可以延续到什么时候?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介绍,目前看来,春节档影片的热度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目前《哪吒2》的预测票房高达94.2亿元,《唐探1900》的预测票房也有34.34亿元,截至2月6日12时,《哪吒2》票房达57.09亿,《唐探1900》票房24.45亿,也就是说按照目前预测的趋势,光这两部影片还有超过40亿元的票房待收割。
精良的内容制作,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今年春节档突围的关键。《洞察》显示,“制作”是映后评论中高频提及词汇,占比较前作大幅提升,此外“剧作”提及率也有成倍增长,证明观众对故事的认可与喜爱。影片上映后,影片宣传物料及二创作品走红,助力影片进一步破圈,为档期票房冠军奠定了观众基础。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离不开高水平制作和过硬的文本质量,也享受了春节档的档期效应和虹吸效应。春节档的家庭社交属性大大拉高了观影需求,而同期其他影片如《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蛟龙行动》等因类型审美疲劳、文本缺陷或特效不足,未能达到预期表现,也导致票房向头部作品集中。
尽管在不少观众看来,《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艺术水平上并不能算国漫电影的顶级,此前上映的《雄狮少年2》等作品并不逊色,但票房仅8000余万元,相差悬殊。“动画电影要取得票房成功,还是要以某种方式凸显幻想性和超现实感。从艺术电影发展史来讲,《雄狮少年》等现实向、注重作者自我表达的作品同样需要也很有价值,但很难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把幻想性凸显到极致。”程波很喜欢一句网友的评论,“哪吒的成功是一场阳谋”,这恰好道破了《哪吒之魔童闹海》整体类型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作思路。“相信哪吒会鼓励更多电影人用匠人精神,用堂堂正正阳谋的方式呼应观众的需求。”
年夜饭丰盛,但好菜能否续上存疑
春节档过后,还有哪些新片待映?赖力介绍,从目前电影市场已定档的待映影片情况来看,多为一些中小体量的作品,不乏高口碑的文艺佳作。比如2月14日情人节将要上映漫威电影《美国队长4》,以及王家卫导演的经典爱情片《花样年华》;2月22日有台湾惊悚喜剧《诡才之道》,2月28日有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猫猫的奇幻漂流》;3月8日有入围柏林主竞赛的《想飞的女孩》;3月14日、15日有爱情片《7天》和《真爱营业》。
2025年接下来比较大的档期还有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目前五一档定档了凤凰传奇组合曾毅出演的《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国庆档暂定了一部《熊猫计划2》,此外均暂无较大体量的影片官宣定档。此外还有清明档官宣了沙漠执导的《不说话的爱》,六一儿童节档期定档了动画片《时间之子》。从目前待映片单来看,综合主创阵容、IP、热度和可能的映后口碑,今年很难再有票房能破80亿的影片。“整体看来,接下来市场上待映影片无论从数量还是体量上看都还比较欠缺,尽管春节档影片仍将延续一段时间的热度,但市场依然需要更多优质内容来进行填充,以满足观众们多元的观影需求。”
赖力认为,今年春节档的大热的确给2025年电影市场打响了当头炮,但远未到电影市场“彻底回暖”的情况。一方面,眼下市场上待映影片数量并不多,更别说大体量的影片定档,库存较为欠缺的情况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另一方面,春节档的大热也是建立在档期效应的基础之上,日常档期较冷的情况也依然是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诚然,对于接下来电影市场我们理应充满信心,我们也期待电影市场能够越来越好,但这种信心并不是盲目乐观和自信,还是需要拿出观众们真正感兴趣的实打实的优质内容才能让观众们持续不断地走进影院。”
“今年年夜饭异常丰盛,大家开年这顿饭吃得非常好,但可能从初一到初五都要吃剩菜、剩饭。后面的菜能否端得上,或者急着端上来而影响厨艺和质量,都值得打问号。”程波对于全年电影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春节档的家庭社交属性促使观众暂时脱离手机短视频等线上消费,转向影院观影,但日常档期能否延续此热度存疑。此前官宣的《大鱼海棠2》《长安的荔枝》《英雄出少年》等新片也有望今年上映,虽储备丰富,但大都是以中小成本或者高质量艺术电影为主,头部电影若受《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款鼓励急于推出导致质量未达预期,也可能影响市场复苏节奏。
国漫能成市场主流类型吗
《哪吒之魔童闹海》此番票房强势登顶,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的系列动画电影,在业内看来成功填补了国产动画在顶级IP领域的空白,也让国漫成为能与商业大片比肩的重要类型片种。创造纪录后,国漫电影类型会在今年成为主流吗?
“其实自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将近10亿票房的时候起,国漫就不再是小众类型,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国漫天花板提升至50亿以上后,国漫也诞生了《姜子牙》《长安三万里》《深海》以及《白蛇》系列等多部优秀作品。”赖力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大爆,让观众看到了国漫的市场天花板在不断抬高,但国漫要成为市场“主流”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国漫已形成多个有较好票房体量的系列作品,以及一定体量的粉丝群体,但相比日漫长时间积累的大量国民IP和美国成熟的工业化动画制片公司,国漫仍存在电影化IP少、作品供给不稳定以及多数IP认知度不高的问题。国漫要想成为市场主流类型,仍需更成熟的国漫创作环境、制作模式和高品质作品稳定供给,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得到观众普遍认可,扩大国漫受众群体。
程波将国漫电影近年的发展比作股票上的“大阳线”,中间也有一些《雄狮少年》《落凡尘》等票房不如预期的“小阴线”,但整体趋势向好,《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发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近年来国漫电影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下,把个体感受和大的文化感受融合在一起,追光动画、彩条屋等公司通过不同策略(如《长安三万里》的文戏武拍、《深海》的心理叙事)拓宽国漫边界,形成“百花齐放”格局。“相信哪吒的成功会进一步在国漫崛起的大趋势中增加一个催化剂和杠杆作用。”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钟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