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想必熟悉近代军事的朋友对这句话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句话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攻破济南的时候所喊出的一句口号。
而王耀武作为国民党军当中有名的文武双全的军官,他除了在治军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之外,另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他与妻子郑宜兰之间的感情了,只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才使得王耀武从功德林出来之后便郁郁而终……
国民党军当中的模范夫妻
王耀武从1959年首批特赦到1968年逝世,中间不过才经历了短短的9年时间,这和那些同样被劳改释放的杜聿明、宋希濂等人相比,确实算得上是名不长久,就连他的好友沈醉也不免感叹,要是王耀武当年并不是第一批释放的战犯,说不定还能多活十年。
沈醉
为什么沈醉会这样说王耀武呢?其实这还要从王耀武和他从前的妻子郑宜兰之间的感情说起,要说这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的确算得上是国民党军中的一股清流,也是许多人为之津津乐道的模范夫妻。
王耀武和郑宜兰相识的时候,他还是黄埔军校的一名学生,当时正好碰上军阀陈炯明叛变,于是王耀武便响应蒋介石的号召,参加了国军的第二次东征,也就是在那次东征当中,让王耀武打出了自己的名头,等部队来到福州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连长了。
虽然王耀武在初出战场时声名远扬,但是在连长这个职位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官,不过却有人慧眼识珠,认为王耀武前途不可限量,日后定然是一位能够飞黄腾达的大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郑宜兰的父亲。
要说郑宜兰的家族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但越是这样的家族就越是需要军队的人物作为背景,因为在当时中国战乱的年代,没有什么比军方的背景更加有效的保障手段。
按道理以郑宜兰的家族势力,想要找任何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是郑宜兰的父亲却便看上了王耀武,而郑宜兰本人也是对王耀武一见钟情,于是两人便很快完成了婚礼。
王耀武感念郑家的知遇之恩,那是对妻子郑宜兰百般呵护,不仅出征在外的时候洁身自好,甚至连寻花问柳的风言风语都没有,而郑宜兰也是在家细心地侍奉公婆,因此两人的夫妻感情在国民党中也是被传为了一段佳话。
危难当头顾全妻子周全
有了郑宜兰这位贤内助之后,王耀武可以说是完全在事业上大展拳脚,他本来就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再加上又有军功在身,因此是深受蒋介石的厚爱,而王耀武也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当中少有的军事人才,所以他的职位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很快便坐上了国民党第74军军长的宝座。
当时的王耀武不过才40出头的年纪,能够如此成就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只可惜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碰上了我军的战神粟裕,一场孟良崮战役直接打没了王耀武的所有心血。
在经过顽强的抵抗之后,王耀武只等收拢10万杂牌军队退居到济南城,只不过此时的国民党早已经是大势已去,于是王耀武便建议蒋介石放弃固守济南,而是退居到徐州战场。
但是这个建议却被蒋介石严词拒绝,因为他个人将得来的每一座城池都看得十分的重要,而且当时国民党军的士气低迷,容不得他放弃更多,但是王耀武非常明白,自己手下的10万杂牌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面对解放军的攻势完全就是不堪一击,济南城被攻破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饶是在此危急关头,王耀武还是头脑清醒的办了三件大事,第一就是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秘密送出济南城到南京安顿下来,其二就是打开城门,放济南的老百姓逃出生天躲避战火,第三就是派人看管好关押在济南的战犯,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不得不说此时王耀武是已经在为自己的退路谋划了,之后的战事也的确如同他所想的一样,济南城根本受不住,而他也是在济南城被攻破的时候,阻止了手底下的将士赴死顽抗的行为,并坦言“又不是打小日本,干嘛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
功德林出来却被告知离婚
王耀武被俘虏了以后,不仅积极配合我军的劳改工作,并且还在淮海战役的时候多次劝降杜聿明的等人,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早点从功德林当中特赦出去,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团聚。
王耀武、宋希濂与杜聿明
终于在1959年的时候,王耀武成为第一批特赦的国民党战犯,但是刚从公民功德林走出来的王耀武立刻就迎来的晴天霹雳,那就是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妻子郑宜兰竟然选择跟他离婚。
得知这一消息的王耀武顿时辣血冲脑,直接中风倒在了地上,苏醒之后也是半身不遂,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而根据沈醉的描述得知,郑宜兰在王耀武被俘虏期间,卷走了他们所有的财务,并且和他最信任的副官逃到了香港。
对于这件事也是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我党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这才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原来当时王耀武被俘虏之后,郑宜兰带着一家老小过得十分的窘迫。
好在有王耀武的副官多加照顾,托关系将他们送到了香港安顿了下来,只不过因为王耀武的身份关系,他被特赦之后无法到香港定居,所以郑宜兰才会和他提出了离婚,为的就是让王耀武能够再找一位佳人来照顾他的生活。
不管究竟如何,王耀武也是被郑宜兰伤透了心,否则也不会因此而中风倒地一病不起,不过好在有组织在旁悉心照料,并且还给他介绍了教师吴伯伦成为他的妻子,这才使得王耀武老有所依。
只不过王耀武多年的依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享年64岁,也难怪沈醉说他的离去是承受不住婚姻带来的打击,倘若他能晚点走出功德林,说不定还会多活上几年。
参考资料:
刘绍唐主编. 《民国人物小传》第16册[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永均. 《黄埔军校名将传》[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汪玉明,车志慧,曾庆豪. 《王耀武传》第六章 一举收复常德 备受世人盛赞[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