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非封建迷信,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冬日的禅院,山风掠过,几片落叶翻滚着跌进星云脚下。他停下扫帚,看向山间那座古钟,钟声悠悠而至,像是穿过了几个世纪。

就在这时,一阵轻缓的脚步声靠近,一位年迈的老和尚负手而立,微笑地看着他。星云大师的开悟之路从此开始了。



“小师傅,你在扫什么?”老和尚的声音低沉温和。

“扫落叶。”年轻的星云大师答得干脆。

“你确定是落叶?”老和尚眯着眼睛,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星云迟疑了片刻,没有继续回答。这位老和尚,他听寺里人提过,是一位在山中隐居多年的得道高僧,传言他曾有“心口直击人心”的本事。

你可知道,六祖慧能为什么能在一听《金刚经》时就开悟,而神秀却只能靠写偈子?”老和尚忽然问道,语气随意,却带着某种不可拒绝的力量。

年轻的星云心里一紧,放下扫帚,双手合十:“弟子愚钝,请禅师开示。”

老和尚轻笑了一声,缓缓走到寺院的石凳上坐下,抬头看着远山,像是在回忆一段极其久远的往事。“当年,五祖弘忍收了很多弟子,其中两个最出名的,一个是神秀,一个是惠能。”他停顿片刻,似乎在观察星云的表情。



星云双手微微握紧,他知道这段历史,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但他很清楚,老和尚的话一定没那么简单。

“五祖让弟子们写一首偈子来证明他们对佛法的理解。神秀写的偈子是这样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觉得如何?”

“这偈子很有道理啊,”星云点头,“勤修不懈,时刻保持内心清净。”

老和尚笑了,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确实有道理,问题是它的道理错了。”

星云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困惑。

“惠能听到神秀的偈子后,只说了一句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然后,他让人代笔写在墙上。”

老和尚说着,轻轻一拍膝盖,“五祖看到惠能的偈子,当晚就偷偷把他叫到房中,讲解《金刚经》。才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便彻底开悟。五祖当场把衣钵传给了他,让他连夜出逃。你知道为什么吗?”



星云微微皱眉,试图在脑海中搜索答案。“因为五祖知道惠能是真正的传人?”

“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老和尚压低了声音,“五祖知道,惠能所悟到的‘本来无一物’,是佛法的真髓,而神秀的那首偈子,不过是在外求而已。惠能的话直指自性,而神秀还在执着于方法。”

星云愣住了。他曾听过这个故事无数次,却从未想过竟有这样的玄机。

“年轻人,见性不是一件复杂的事,但越简单的东西,往往最难让人看懂。”老和尚指着远处的群山,“你看那座山,它会说‘我要做一座山’吗?”

星云摇头,“它本来就是山。”

“所以,佛性也是如此。”老和尚微微一笑。

山风吹来,卷起几片落叶,星云低头看着那些叶子,若有所思。

“这叶子就像我们的心,一阵风来,它飘落,一阵风走,它不再。风是妄念,叶子就是你的佛性。

星云忽觉心中清明,“原来不是扫落叶,而是扫心中的尘埃。”他喃喃自语。顿了顿,星云复又问道:“禅师,请您开示,如何见性成佛。”

风吹起僧袍的一角,年轻的星云大师虔诚的寻求成佛的答案。

老和尚站起身,整了整僧袍。“见性的方法很简单只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