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第一天,济南市市中区上下“元气满满”,向新起势、聚势而行。

2月5日,市中区召开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暨“向新起势年”动员大会,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发展,全面吹响“向新起势年”冲锋号,奋力开创活力品质强区建设新局面。


“二次创业”三步走

过去一年,市中区坚决扛牢市委赋予的“二次创业”使命任务,聚焦回答好“三个如何”时代课题,进一步明确了历史发展方位和城区功能定位,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全区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次创业”实现励新破题。

“二次创业”注定充满挑战与困难,但这一征程的精神内核,正是惟实励新,就是要不断主动迎接挑战、攻克难关。对于市中区而言,要锚定活力品质强区建设目标不动摇,坚持三步走战略,用三年的时间(2023—2025年)厘清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实现“破题起势”;用5年的时间(2026—2030年)推动重点领域形成重大突破和质的提升,实现“突破跃升”;再用5年的时间(2031—2035年)全面完成“二次创业”的历史使命,实现“深化成型”,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品质强区。


战略重点在于坚定不移实施“三大战略”,以中央活力区战略推动城市空间拓展;以中央商埠区战略带动城市有机更新与文化复兴;以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战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措施方面,紧抓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有机更新深入开展外部空间拓展、老城老旧片区更新、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信息通信、能源互联“两张网”建设,巩固“五大主导产业”,深化提升“十大产业链群”,以战略上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风险挑战。


项目提升向新起势

今年,市中区以城市建设类项目、产业类项目、民生类项目、注册类项目为重要载体,全力承接并落实各项政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城市建设类项目主要分为开发类项目和更新类项目,开发类要重点抓好兴隆F3B、F5B和N1B地块、领秀城南地块、中央活力区二期、西南红庙片区、晴园二期等建设;更新类要重点抓好王官庄、东西十六里河复兴村、经四小纬二、中山公园、济南大学相关地块、经九路三号院等建设。

另外,在产业类项目、民生类项目、注册类项目上,市中区也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路径,储备有国网山东电力战新产业园、智立方、金恒丰总部投产基地等一大批潜力大、拉动性强的项目。这些项目覆盖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为市中区未来发展蓄势赋能、再添动力。


用好“三点工作法”

开春第一会,市中区提出坚持用好“三点工作法”,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

从全区层面来看,重点就是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有机更新要深入实施外部空间拓展、老城老旧片区更新、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推进国网山东电力战新产业园落地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亮点是全市项目观摩,包括半年的乡村振兴观摩和年底观摩,要打好提前量、做好充足准备,加快“玉符泉源”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以及智立方、商埠1904等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出形象、出效益;省级以上荣誉奖励,全省、全市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要积极对接、主动争取,不断提升市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创新性工作,要敢于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路径,打造更多亮点特色。

(大众新闻记者 赵国陆 通讯员 孔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