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前往阿勒泰地区,走遍了六县一市,实地了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等工作。

马兴瑞提到,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努力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政知君了解到,地处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其下辖的六县一市(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均为边境县(市)。马兴瑞实地了解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扩大对外开放”。


一个重要背景是,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去年,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效非常明显,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也是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

地处中国西北的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提到,“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事实上,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的深入推进,新疆已由边远地带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4031.1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位列全国第一。这是新疆外贸历史上,首次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4000亿元。

此次马兴瑞前往的阿勒泰地区下辖的六县一市,这里“一山(阿尔泰山)两河(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邻三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边境线长1197公里,有4个陆路口岸,是新疆边境线最长、陆路口岸最多的地区,西北地区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和新疆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地区,是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阿勒泰地区并不处在领先位置。2024年1月至12月,阿勒泰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64.98亿元,在14个地州市中排名较为靠后,人均GDP方面也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阿勒泰地区要迎头赶上,对外开放是重要抓手之一。

半年多来,马兴瑞已两度前往阿勒泰地区。

2024年6月8日,马兴瑞曾前往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吉木乃县、哈巴河县,深入调研对外开放等工作。今年春节假期,马兴瑞再度前往阿勒泰地区。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两次调研,马兴瑞都到了口岸——去年前往吉木乃口岸,此次到了塔克什肯口岸

吉木乃口岸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口岸一关通四国,是当前新疆北部通关条件最成熟、交通最便捷的口岸之一。截至2024年11月29日,吉木乃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万人次,创近10年新高,同比增长250%。

塔克什肯口岸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从蒙古国进口焦煤的主要公路口岸。2024年,塔克什肯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创新高。官方报道提到,塔克什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验放出入境人员17万余人次,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11万余辆次,保障进口焦煤392万余吨,较2023年增长超四成。


在塔克什肯口岸,马兴瑞详细听取工作介绍,实地调研口岸运营管理、货物进出口和联检单位工作运行情况。

他再度强调了“向西开放”。

“要主动融入新疆向西开放格局,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运营机制,积极拓展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推动对外贸易扩规模提质效,助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此次调研,马兴瑞还前往吉木乃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了解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进展。

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是2011年国家批准建立的,承载着境内外能源资源开发、加工生产制造、商品贸易、仓储转运、国际物流采购的综合经济区功能,是全国第15个、新疆第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调研期间,马兴瑞说,要在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内陆沿边开放高地上展现更大作为。

“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升口岸、边境合作区等平台载体能级,积极探索提升开放合作质效的方法路径,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打开发展新天地。”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