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赖清德跑到金门县,主持“八二三炮战”公祭仪式,还发表了一番讲话。他说:“台湾人民与人为善,已经不再'反攻大陆'……” 这话一出,可是在海峡两岸都炸开了锅。难道说,从当年的“一年反攻、三年成功”,到“以武谋独,武力拒统”,再到今天,台湾这是要正式宣布放弃“反攻大陆”了?这弯弯绕绕的政策口号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心思?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
话说1949年,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败走台湾。彼时的蒋介石,还沉浸在“三年成功”的美梦中,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卷土重来。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解放军一路南下,海南岛、舟山群岛相继解放,国民党的“反攻大业”还没开始,就已经胎死腹中。
眼看着“三年”的期限越来越近,蒋介石也坐不住了。他不断调整计划,从“一年整训,二年反攻”,到“一年准备,二年反攻”,再到“中兴计划”,可谓是绞尽脑汁。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国民党也没少折腾,又是登陆渗透,又是空中骚扰,结果却屡战屡败,甚至还闹出了“腾海二号”演习的笑话,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了60年代,国民党又想出了一个“国光计划”,妄图以金门为诱饵,挑起战端,一举“光复大陆”。不过,随着大陆原子弹的成功研制,美国也开始对蒋介石的“反攻”计划失去信心,甚至派人监视国军的行动,最终,“国光计划”也只能不了了之。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逐渐意识到,“反攻大陆”已经不切实际,于是将口号改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进入90年代,台湾经济腾飞,开始大肆购买军备,并实施“精实案”,将防御重点放在了岛内。每年的“汉光演习”,也成了台军自娱自乐的舞台,演来演去,无非就是“解放军登陆—台军英勇抵抗—解放军投降”的老套路,甚至还准备了“投诚方便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再后来,陈水扁上台,喊出了“源头打击,决战境外”的口号,但随着台军人数的不断减少,这个口号也变成了空谈。到了马英九时期,台湾的想法更是变成了“撑两周,等美国”,至于美国会不会来,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近年来,随着两岸实力差距的拉大,台湾也开始转变策略,强调“不开第一枪”。2016年,台军“雄三”导弹误射事件,更是让台湾当局颜面尽失。
如今,赖清德公开表示“不再反攻大陆”,或许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但也反映出台湾当局心态的变化。
那么,台湾是真的要放弃“武力对抗”了吗?恐怕未必。这些年来,台湾当局虽然嘴上说着“和平”,但暗地里却不断加强与外部势力的勾结,企图“以武谋独”。“反攻大陆”的口号虽然已经过时,但台·独分裂势力的野心,却从未消失。
两岸关系的走向,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够认清形势,放弃幻想,回到和平统一的正确轨道上来。毕竟,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