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 月 3 日,中方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针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强硬表态:“美国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 10% 关税,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 。”
这一发言掷地有声,令全场鸦雀无声。
2 月 1 日,川普宣布对进口自加拿大的部分产品和进口自墨西哥的全部产品征收 25% 的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迅速做出回应,宣称做好了反制措施。
然而,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 2 月 3 日,仅仅一天之后,加拿大和墨西哥就相继屈服。加拿大表示,美国暂缓对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为期至少 30 天,加拿大方面也放弃实施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还承诺实施一项耗资 13 亿美元的边境计划,加强与美国的协调,成立加美联合打击部队等 。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与川普通话后宣布,美国和墨西哥同意将加征关税的措施立即暂缓一个月执行,墨西哥将派遣 1 万名国民警卫队人员加强北部边境巡逻。白宫随后宣布暂时终止对这两国新增的关税。
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将中方与加拿大、墨西哥放在一起,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算计。美国试图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屈服给中方树立一个 “榜样”,妄图让中方也像这两个国家一样,在其威胁下乖乖听话,听从美国的指挥。
然而,中方不是加拿大,也不是墨西哥,不会轻易被威胁所吓倒。
自 2018 年以来,对美贸易占中方对外贸易的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017 年,对美贸易占中方对外贸易的份额是 14.27% ,而到了 2024 年前五个月,这一比例已经降到了 10.70% ,下降了 3.57%。这一数据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中方在贸易领域的重大战略调整。
2024 年 1 月至 11 月,中方从美国进口大豆占比为进口总量的两成左右,2017 年前这一比例约为三成 ,目前中方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国为巴西,占比达七成左右。
中方从美国进口小麦占全部小麦进口的比例也已从 2017 年的接近四成跌至目前的两成以下 ,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已成为占据市场份额更大的供应商 。
在出口方面,中方加大了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力度。2018 - 2024 年期间,中方对东盟、俄罗斯、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量相对增加 。自 2020 年起,东盟超过欧盟成为中方最大贸易伙伴 ;自 2023 年起,东盟超过美国成为中方最大出口目的地。
川普常把 “极限施压” 发挥到极致,而且反复无常和不确定性也是他谈判策略的显著特点 。他经常在谈判过程中频繁改变立场和态度,让别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
这些谈判策略,在短期内或许能让他在某些谈判中获得一些表面上的 “胜利”,但从长远来看,却对美国自身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对美国而言,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成本大幅增加,物价暴涨后美联储加息也不是,降息也不是,长期下去必然引发国内企业和消费者的不满 。
与美方不同,中方在贸易领域的底气十足,这种底气源于多个方面。首先,庞大的国内市场是中方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 。中方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春节期间的数据显示,国内消费市场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高端化 。
这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纷纷布局中方市场 。国内市场的稳定需求逐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外部市场的冲击,为中方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此外,完整的产业链也是中方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优势 。中方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原材料生产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最终产品的组装,各个环节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配套能力 。
以汽车产业为例,中方不仅拥有众多整车制造企业,还形成了完备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涵盖发动机、变速器、轮胎、电子设备等各个领域 。这种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使得中方在面对外部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时,能够迅速实现生产的自我调节和恢复,保障产品的稳定供应 。
同时,完整的产业链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中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才是我们不同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底气所在。